2025養生月曆來了!助您新年元氣滿滿

2025年01月20日20:40:42 健康 1648

2025養生月曆來了!助您新年元氣滿滿 - 天天要聞ai製圖/李甦歆

2025養生月曆來了!助您新年元氣滿滿 - 天天要聞

2025養生月曆來了!助您新年元氣滿滿 - 天天要聞

  瑞雪飄香慶新歲,健康相伴啟新程。寒冬臘月,身體需要額外呵護。今天,廈門晚報《老年周報》邀請廈門市中醫院謝怡琳、倪晶瑩醫生,分享2025年1月、2月養生月曆。

  1月

  補腎防寒

  1月,自然界陽氣潛藏,人體也進入 “養藏” 之時。此時,腎臟作為人體的 “先天之本”,承擔著封藏精氣、滋養臟腑的重任,加之寒冷的氣候易傷腎陽,養腎藏精、防寒保暖便成為這一時期養生的關鍵要點,關乎着我們能否以飽滿的精氣神迎接新的一年。

  冬日裡,保暖是補腎防寒的基礎功課。尤其是腰部與足部,這兩處是腎臟的 “門戶”,一旦受寒,寒邪極易直入腎臟,損耗腎陽。外出時,務必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圍巾,護住腰部與頸部;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水中加入艾葉、花椒等中藥泡腳包,泡腳 15 - 20 分鐘,既能促進足部血液循環,又能引火歸元,將腳部的寒氣驅散。冬在五臟對應腎,冬季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腳上穴位經絡,溫補陽氣,滋陰補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艾灸作為傳統的中醫養生手段,在1月補腎防寒中功效卓著。腎俞穴、關元穴均是重點艾灸穴位,適當艾灸,不僅能抵禦寒邪入侵,還能為腎臟儲存能量,助力來年身體強健。

  早睡晚起同樣順應1月的天時。夜晚是腎臟封藏精氣的黃金時段,早睡可保證腎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修復與能量儲備;晚起則避免過早地暴露在寒冷空氣中,減少寒邪侵襲。每天保證 8 - 10 小時的睡眠時間,讓身體在靜謐的睡眠中養精蓄銳,腎陽得以潛藏。

  黑色食物堪稱補腎佳品,1月的餐桌上不妨多些它們的身影。黑豆,素有 “腎之谷” 的美譽,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既能滋腎陰,又能助腎陽。此外,羊肉、核桃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2月

  調理三焦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2月,春寒未盡,陽氣漸生,恰是調理三焦的黃金時機。《難經》描述:“三焦者,原氣(元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明確說明三焦是人體元氣升降出入的道路,人體元氣是通過三焦而到達五臟六腑和全身各處的。對全身臟腑起着溝通、協調的關鍵作用,主宰着水液的運行與代謝,其功能正常與否直接關乎身體健康。

  早春時節,宜多食用一些具有生髮之性的食物來激發三焦活力,如韭菜。韭菜性溫,味辛,歸肝、胃、腎經,《本草綱目》稱其 “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令人能食,益陽”,它能助陽氣生髮,推動三焦氣機上升,為身體注入春日蓬勃之力。此外,豆芽也是不二之選。其性涼,味甘,入脾、大腸經,能清熱利濕,疏通三焦水道,助力體內多餘的水液排出體外,減輕三焦代謝負擔。再搭配上陳皮、茯苓等健脾祛濕的食材煮水飲用能有效改善因三焦不暢導致的濕氣困重、食慾缺乏等問題。

  循經拍打三焦經是激發三焦功能的便捷之法。三焦經起於無名指末端,上行至肩部,再從頸部繞耳後,止於眉梢。每日晨起後或閑暇時,以空心拳沿着三焦經的循行路線,從肩部開始,自上而下輕輕拍打,力度適中,以感覺微微酸脹為宜,兩側各拍打3-5遍。如此,可疏通三焦經絡氣血,使三焦經氣暢行無阻,喚醒沉睡的三焦機能,調節臟腑功能,改善身體的氣血循環。

  按摩膻中穴亦是關鍵步驟。膻中穴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為氣會之穴,是三焦氣機的匯聚之處。閑暇時,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每次按揉3-5分鐘,以穴位處產生溫熱感為佳。通過刺激膻中穴,能夠調節全身氣機,促進三焦的氣化功能,讓體內之氣運行得更加順暢,緩解胸悶、氣短等不適癥狀,為身體注入活力。

廈門晚報記者 陳恩澤 通訊員 鍾婷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 天天要聞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當"網抑雲"成為深夜朋友圈的接頭暗號,當"我emo了"取代具體情緒表達,這屆年輕人用戲謔解構着精神困境。可當調侃成為情緒的遮羞布,我們是否正在錯失與真實自我對話的契機?那些未被言說的沉重,或許正悄然改寫着大腦的溝回。某個慵懶的周末,你精心布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 天天要聞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上個月遇到一位客戶,40歲的林姐,平時工作忙得顧不上做飯,經常靠外賣應付。她試過節食,但每次餓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饞高油高鹽的食物。後來我建議她嘗試調整飲食節奏——5天輕斷食,不用挨餓,也不用頓頓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聞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張姐來諮詢時,手上還捏着半塊沒吃完的餅乾。她說試過節食、跳操、甚至買過代餐粉,但體重像卡在某個數字不動。我讓她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吃早飯時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於是我給她分享了四個簡單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習慣調整,讓她先堅持21天。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 天天要聞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您發現了嗎?今年立夏後的天氣像坐過山車——清晨薄霧未散,午間驕陽似火,傍晚又飄起細雨。這種忽冷忽熱、濕氣瀰漫的初夏,正是身體最"遭罪"的時候。而即將到來的5月21日小滿節氣,更像一扇隱形的健康門:推得對,安然度夏;推得錯,可能給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 天天要聞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花生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說它油脂高、熱量大,吃多了發胖、不消化,還對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說它是長壽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這種說法各有一套邏輯,沒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內科醫生開始重新關注花生的作用,特別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調節、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