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2024年12月17日17:03:27 健康 1814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某一天午後,老李和老張這兩位已退休的老友在公園裡悠然漫步。聊起健康這事兒,兩個人就飲食習慣爭了起來。

老李說:“我一直堅持‘吃飯八分飽’的原則,中醫都這麼說,長期堅持能讓脾胃更好地發揮功能,食物也更容易變成營養滋養全身。”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老張聽後,微微搖頭:“可自從過了65歲,我就覺得身體機能明顯下降了。現在不吃多點兒,肚子就空落落的,總感覺體力大不如前。”

兩人爭論得不可開交,最後決定去請教醫生,看看誰的飲食習慣更科學。

醫生聽了他們的來意後,跟他們說:“其實,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飲食習慣確實需要適當調整。有三點你們得注意。”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一、合理搭配,營養均衡

吃得均衡、營養全面非常重要

當人變老後,生活和社會活動都會有很多不同,身體和心理功能也會慢慢變差,比如吃東西和消化沒以前好了,眼睛、鼻子、嘴巴的感覺也變遲鈍了。

這些情形極易致使老年人營養匱乏,身體衰弱,抵抗力亦隨之降低

據統計,我國有很多65歲以上的老人都貧血,比例高達10%到20%,其中有些就是因為營養不夠導致的貧血。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有些老年朋友覺得,老了以後瘦點對身體好,故意讓自己體重下降。但這種做法會帶來健康隱患,最為直接的就是營養不良或者肌肉變少。

據調查,我們國家有超過一半的老年人營養不足,尤其是住院的老人,這個比例高達三分之二。

營養跟不上,不僅對身體不好,還可能讓老年人原本就有的疾病雪上加霜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其實很多老年人營養跟不上,並不是因為他們刻意不吃,而是有其他一些原因。

比如有些老人退休後,生活能力下降,特別是獨居的老人,可能會感到孤獨、焦慮,甚至抑鬱,這些心理問題會影響他們的食慾。

經濟上的限制和體力上的不足,也讓他們難以買到足夠的食物。

有一些老人因為年紀大了,牙齒不好,咀嚼能力下降,加上唾液分泌減少,吃飯就不香了。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再加上老年人一些消化器官逐漸老化,營養吸收能力也每況愈下

而一些則由於生病,像是不想吃東西、身體消耗大或者新陳代謝太快等原因,也會出現營養不夠的情況。

很多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大約有八成需要長期吃藥,其中四成的人還得吃五種或以上的葯。

這樣一來,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就很常見了,特別是會影響胃腸道,比如讓人噁心、想吐、拉肚子、吃不下飯或者便秘。

這些不適癥狀,皆會致使老年人營養難以跟上。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那麼對於65歲以後的老年人,吃哪些食物營養比較均衡呢

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要想吃得營養均衡,就得保證每天吃夠優質蛋白質,比如魚、禽、肉、蛋、奶這些。

一般而言,男性一天補充約65克左右蛋白質,而女性補充比男性少十克左右的蛋白質便足矣。

要少吃那些油脂多、膽固醇高的東西,多吃點瘦肉、魚還有豆類這些不那麼油膩的。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也可以適量吃全麥麵包、新鮮水果、蔬菜,它們裡面有很多膳食纖維,對腸道特別好。

要是長期不吃夠這些,可能會便秘,還可能變胖、得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甚至大腸癌

雖然膳食纖維對身體好,但老年人每天吃25到30克就足夠了,吃太多反而不好

吃飯時間也得安排好,吃起來也舒服,別太硬、太燙或太冷,這樣才能保護好口腔和腸胃。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二、適量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關於吃多少這個問題,不少老年人很糾結。有的人覺得“八分飽”是鐵律,肯定沒錯;也有人覺得,老年人得多補充營養,應該吃飽才行。

其實所謂八分飽只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概念,老年人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消化能力,合理安排每餐的飲食量

人到中老年後,吸收也不如以前,以前覺得“吃得很飽”,現在可能根本不夠身體需要,特別是骨骼和肌肉。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這樣一來,骨質疏鬆、肌少症這些問題就可能找上門,免疫力也會變差。

若僅僅是單純地減少食量,如秉持“八分飽”的做法,就像前面說的會致使身體營養缺失。

比如蛋白質不夠,老人的肌肉就會少;鈣和維生素D不夠,就容易骨頭脆,所以說重點是要營養均衡。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有些老年人則害怕營養不夠,就猛吃猛喝,覺得只有吃撐了才行。結果反而應了那句老話,“吃得多,病也多”。

他們不知道,這樣對消化系統很不好,因為身體消化不動了,吃完東西後很難吸收,結果就是消化不良,肚子不舒服。

人老了,胰腺的功能也會變差,分泌的消化酶就少了。要是吃得太猛太多,胰腺就得拚命分泌消化酶。

但這些酶有可能在胰腺里就被提前激活了,反過來傷害胰腺,結果就可能得上急性胰腺炎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而且很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壓冠心病這些疾病,暴飲暴食會讓血液都跑到腸胃去。

心臟和大腦的血液少了,可能引發心絞痛、心律失常這些心血管併發症。這些併發症還會讓胰腺更受累,更容易得急性胰腺炎。

每到節假日,因為大吃大喝進醫院急診科的人不少。特別是吃了太多油膩的東西,胰腺的管子就會縮起來,而引發急性胰腺炎。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更危險的是,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會釋放出一種能抑制心臟的物質,可能導致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情況非常危急。

這讓很多人犯難了:吃多了不好,吃少了又怕缺營養,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到底該吃多少才合適呢?

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每頓飯吃點啥、吃多少,其實有講究。

一般來說,一頓飯的食物量差不多800到1200毫升比較合適。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每天的主食,大概要吃兩到三碗飯那麼多,其中得有一半左右是全穀物和雜豆。

像肉、蛋、魚這些,每天總共要吃120到150克,其中魚肉、禽肉、蛋類都要吃點,大概都是40到50克左右。

因為年紀大了,有些人的口味會變重,所以得控制鹽的攝入,每天別超過5克鹽。

吃飯的時候,記得要細嚼慢咽,給身體一點時間去感覺飽不飽,這樣就不會吃撐了。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三、注意食物安全,保持衛生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多,老年人得特別小心,要吃的安全和衛生。他們身體免疫力不如年輕人,更容易被細菌病毒找上。

老年人吃的食物得確保乾淨,用來加工食材的碗盤、砧板和菜刀等工具,也都得保持得乾乾淨淨,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細菌和病毒的侵害。

在為老年人準備食物之際,需考慮到其牙齒或許欠佳,難以咀嚼硬物這一狀況。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所以切菜這個步驟就特別關鍵,得切得細細的。像蔬菜,最好切成小塊、小條或者小丁,牙齒不好的老人,還得切得更碎,甚至打成泥。

給老年人準備飯菜,食材得選新鮮的,不管是肉還是菜,新鮮的不僅口感好,也更健康

燒煮的時候,得做得軟爛一些,但也不能太過頭,煮得太爛了就不好吃了,營養也會流失。這樣做,他們吃起來才既安全又滿意。

老年人吃飯前,一定要記得洗手,還得把碗筷都洗乾淨消毒好。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食物不光得新鮮,存放方式也很重要,如果吃剩飯剩菜或過期的食物,就會容易拉肚子,影響身體健康。

吃完飯,老年人可以吃點木瓜這樣的健康水果,木瓜裡頭的木瓜蛋白酶能讓皮膚變白,木瓜酵素能幫忙分解肉類蛋白質。

所以飯後食用些許木瓜着實不錯。木瓜有益於胃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胃部疾病等狀況的發生。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 天天要聞

聆聽完醫生的講解之後,老李與老張皆獲益良多。他們意識到,65歲以後的飲食習慣確實需要有所調整,不能一概而論。

合理搭配飲食,確保營養均衡,適量進食,且注重食物安全與衛生,此乃老年人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所在。

也讓我們明白,吃得好不好,對身體真的很重要。年紀大了,得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安排吃啥,吃多少,這樣才能讓健康一直陪着我們,過好晚年的每一天。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老人吃飯要盡量做到這3點

一起讀書吧 2024-12-12 17:45

“吃飯八分飽”錯了?醫生提醒:65歲後吃飯應該盡量做到這3點

2024-12-16 14:16·在雨中綻放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全國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 多地亮創新答卷 - 天天要聞

全國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 多地亮創新答卷

今天(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近年來,全社會積極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氛圍和環境,2023年,中國殘聯印發方案,在全國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一起去看看各地探索實踐情況。01 陪伴脊髓損傷患者17年的“希望之家”在四川德陽綿竹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的學習室里,主治中醫師汪玲正在給“脊...
成都市肺癌專病中心正式掛牌投用 - 天天要聞

成都市肺癌專病中心正式掛牌投用

5月17日,成都市肺癌專病中心正式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掛牌。該專病中心依託綜合醫院的多學科優勢,打破學科壁壘,整合多學科技術力量為肺癌患者提供精準治療。去年,成都市衛健委便着手在成都市屬公立醫院中打造專病中心,肺癌專病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網約車座椅張貼“差評者得癌症”,乘客不敢投訴平台就不處理? - 天天要聞

網約車座椅張貼“差評者得癌症”,乘客不敢投訴平台就不處理?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五一”假期在杭州打網約車觀看演唱會時,網約車前排座椅靠背張貼了一張“差評者得癌症”的手寫紙條,讓自己的父母非常不舒服,“原本看演唱會心情都是很好的,完全被破壞掉了,也不敢投訴給差評。”據網友小萍介紹,“五一”假期她和媽媽一起前往杭州去看演唱會,當天18點半通過網約車...
這個動作堅持不到10秒,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快來自測 - 天天要聞

這個動作堅持不到10秒,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快來自測

閉上雙眼單腿站立你能站多久?如果你嘗試過單腿站立就會發現保持平衡並非易事與血壓、血脂、血糖等一樣,平衡力其實是衡量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甚至能反映長壽與否、大腦認知功能水平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的潛在問題。平衡力涉及本體感覺、大腦對外界的判斷,以及力量使用和自身調節,與衰老直接相關。此檢測不僅可用於評估衰老...
兒童感染新冠不必過度恐慌,主要對策:對症治療 - 天天要聞

兒童感染新冠不必過度恐慌,主要對策:對症治療

最近,出現一波新冠感染小高峰。2025年4月廣東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報告發病數位居乙類傳染病首位。5月18日,專家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目前接診的感染新冠兒童以輕症為主,家長無須過度焦慮,一般都是對症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
初夏,江蘇徐州人養生的特點 - 天天要聞

初夏,江蘇徐州人養生的特點

初夏時節,江蘇徐州這座歷史名城迎來了一年中最舒適的養生黃金期。作為南北氣候過渡帶上的重要城市,徐州人在這段時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養生智慧,既融合了傳統中醫理念,又結合了現代健康科學,形成了"動靜相宜、食補為先"的養生風格。清晨五點半,雲龍湖畔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 天天要聞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近期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5月16日#新冠感染又抬頭#的話題登社交媒體熱搜榜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友還曬出了自己的抗原檢測結果新冠陽性率攀升南方高於北方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態勢。根據監測數據顯示,3月31日-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