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宮頸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專家最新提醒

2024年09月24日14:00:19 健康 8668

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我國每年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超過35萬例,且確診時年齡中位數為47歲,呈年輕化趨勢。”日前,國際癌症患者關愛公益項目“薰衣草花環”在成都舉辦乳腺癌和宮頸癌患者關愛活動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劉春萍教授分享了“兩癌”的防治知識。

乳腺癌、宮頸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專家最新提醒 - 天天要聞劉春萍教授分享“兩癌”防治知識

宮頸癌、乳腺癌年輕化趨勢明顯

乳腺癌、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兩種惡性腫瘤。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22年全國癌症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髮乳腺癌和宮頸癌約35.72萬例和15.04萬例,死亡約7.50萬例和5.57萬例,給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宮頸癌的發病都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劉春萍教授介紹,以乳腺癌為例,我國的發病年齡中位年齡為47歲左右,相比歐美國家,我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提前了17年左右;而我國的宮頸癌患者中,15歲至44歲的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有數據顯示,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小於40歲的乳腺癌患者約佔14.9%,小於35歲的乳腺癌患者約佔6.5%;年輕乳腺癌患者發病率每年增加約2%。

雌激素和乳腺癌發病息息相關。”劉春萍教授表示,熬夜、精神壓力過大、不良飲食習慣、晚婚晚育未哺乳、肥胖、缺乏運動等,都可能導致女性雌激素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從而對乳腺產生不良影響,最終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劉春萍教授建議,年輕女性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態平衡,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同時定期進行乳腺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乳腺癌、宮頸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專家最新提醒 - 天天要聞國際癌症患者關愛公益項目“薰衣草花環”在成都舉辦

“兩癌”已進入“慢病”管理時代

近年來,隨着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宮頸癌和乳腺癌的治療手段日益豐富,從過去的傳統的手術、化療等較為單一的治療,到如今涵蓋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體系,“兩癌”治療已進入慢病化管理時代。

據統計,經過規範治療,宮頸癌患者5年總體生存率可達到60%以上,早期宮頸癌5年生存率超過90%;而乳腺癌患者5年總體生存率可已經超過90%,即便是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也有約30%。

劉春萍教授表示,宮頸癌、乳腺癌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最終實現治癒,以便更好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但隨着患者生存期延長,心血管疾病、骨代謝異常、焦慮抑鬱等伴隨疾病日益凸顯,所以患者在慢病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腫瘤本身的治療,更要關注其他慢性疾病的管理。

預防腫瘤複發,這些知識必須知道

“雖然‘兩癌’患者經過規範治療可恢復健康,但仍要提防癌細胞‘死灰復燃’。”劉春萍教授建議,要遵醫囑確保治療足療程是預防癌症複發的第一步,同時還要堅持定期複查,以便早發現、早處理,防止病情惡化。同時,接受治療和康復時,要保持積極樂觀心態。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營養,合理鍛煉,以改善體質。對於早期宮頸癌和乳腺癌患者,手術治療後以靜養為主,待身體恢復後,可參加慢跑、瑜伽等比較溫和的運動;在日常飲食上,增加穀類食物、優質蛋白的攝入,避免油炸煎烤、腌制食品、飲酒等。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着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