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說|報中醫養生班的年輕人

2024年04月08日20:25:30 健康 1777

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陳嘉欣

清淡飲食不超7分飽,準點睡覺不去應酬,不急不氣保持開心……這是“90後”姜非的養生之道。

養生保健一度是中老人年的專利,但今時不同往日,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到了養生大軍之中。無論是“保溫杯里泡枸杞”,還是報中醫養生班,養生保健正成為年輕群體新的生活方式。

為學中醫養生,特意從河北趕到山東

4月7日15點半,姜非從300公里之外的河北廊坊趕來山東,他此行是參加山東中醫藥大學舉辦的中醫養生班。

年前,姜非就關注到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面向社會招生了,平時特別注重養生的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他說,自己之所以開始養生,是由於身體發出了“警報”。

那是在2012年,初出茅廬的姜非選擇自主創業。

“當時年輕沒什麼資本,應酬多、壓力大、熬夜成了常態。”這種狀態持續到第三年,姜非感覺身體出現問題,“經常感覺頭痛、渾身無力,去看西醫就讓先體檢,體檢報告看不出問題,醫生說我亞健康。”

實在沒辦法了,姜非就找了位老中醫問診,“三根手指搭在手腕上,老大夫就說出我是熬夜導致的腎氣虧虛,讓我回去好好睡覺。根據醫囑,我喝了7天中藥,頭疼、渾身乏力的情況竟然得到緩解了,特神奇。”

從那之後,姜非的生活變得規律起來,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飲食上少吃、清淡,幾乎不參加應酬。“實在推脫不過了,偶爾也會去應酬,但我會把杯中的酒替換為水,保證9點鐘應酬結束,不耽誤當天睡眠。”

感受到中醫養生的魅力之後,姜非還想弄清楚人為什麼得病、怎麼幾副草藥下去病就好了。於是,他通過朋友介紹,先後去河南南陽等地拜訪老中醫尋找答案。在這過程中,姜非也常常被當作“另類”,“前去學習的大都是50多歲的叔叔阿姨,我在裡面顯得格格不入。”

這次來山東,是姜非第三次外出學習中醫養生,“能學多少是多少。”說話時,姜非的語速不疾不徐,“我以前脾氣暴躁,情緒非常不穩定,開始養生之後,我有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大概三四年了,現在的我不着急、不生氣,一切都順應自然,吃點虧也行,保持開心最重要。”

青年說|報中醫養生班的年輕人 - 天天要聞

4月8日,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班開班。受訪者供圖

白天喝茶晚上泡腳,“98年”小伙也養生

和姜非一樣,26歲的盧昊也報名了山東中醫藥大學的中醫養生班,成為養生大軍之中的一員。

由於在餐飲行業工作,盧昊的下班時間通常在晚8點以後,洗漱完再刷會兒視頻。本以為年輕扛造,但在2019年,生活習慣不良引發的骨刺、腰間盤突出等病症集中爆發了。

“當時從網上看到中醫飲品能治我這個病,就試着搭配了幾味中藥,按照方子喝了15天病就好了。”體味到中醫藥帶來的奇妙後,盧昊開始注重中醫養生,“自己經常熬夜,但我會根據中醫飲片的功效泡水喝。”

更讓盧昊感覺神奇的是,去年感覺身體不適,就參加了義診活動,一位中醫現場把脈後,告訴他有咽炎、脾虛、肝鬱等癥狀,並開了陳皮、麥冬、玫瑰花等方子讓他泡茶喝。一段時間下來,他身上不舒服的癥狀果真得到了緩解。

關注到山東中醫藥大學的中醫養生班開始招生之後,盧昊第一時間報了名,“考慮到以後,我想藉助這次機會,盡最大努力好好學習。”

4月8日,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班正式開班,端坐着聽課的28歲倪帥,在一間中老年學員居多的教室里格外醒目,“我平時應酬比較多,熬夜挺厲害的,所以想通過這次培訓調節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態。”

其實在去年,山東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就開設了中醫養生班,第一期僅面向濟南市老年人招生,但招生簡章發出後,不斷有中醫養生愛好者向學校諮詢“年輕人能不能報名”“外地人能不能報名”,因此後來招生就把年齡和地域放開了。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唐炳舜表示,“開始養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第三期我們會加強中醫養生等內容的講解,讓大家能更容易地掌握知識。”

為什麼迷戀養生,年輕人該如何養生

記者注意到,報班之外,更多年輕人也喜歡上了花式養生,有的迷戀熱敷貼、泡腳包,有的愛上了推拿、按摩。

盧昊也發現,身邊同齡人的養生方式花樣百出,“我有些同事,一般是白天喝茶,晚上泡腳。上午喝綠茶,下午喝烏龍,晚上喝普洱。泡腳也很有講究,有的放花椒,有的放醋,還有的放艾葉……”

年輕人為什麼會迷戀上養生呢?

某機構發布的《2023職場青年健康狀況圖鑑》顯示,每年運動頻次低於5次的受訪職場青年超10%,還有超半數受訪者飽受失眠、脫髮頸椎病等困擾。很多年輕人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

多重因素的促動下,養生成了年輕人間的熱門話題。在電商平台上,有關茶飲內調、艾灸、泡腳包等的產品銷售動輒過萬,年輕人正是其中的主力軍。過去和“養生”毫不沾邊的年輕人,現在正積極為自己定製健康飲食配方。

為了調理身體,更多年輕人也走進了中醫院

“我所在的推拿科,患者過來都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比如頭疼、失眠或者頸部不適。”山東中醫藥大學講師、山東省中醫院推拿科主治醫師姜麗梅注意到,最近三年來,患者群體正發生着變化,“過去50歲以上的居多,現在接診群體越來越年輕化了。”

該如何進行養生呢?姜麗梅表示,建議年輕人關注日常習慣,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增強人體各肌群的力量。同時要注意保暖,不要一味追求“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做法,以免日後留下隱患。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血管斑塊多學科診療門診開診 - 天天要聞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血管斑塊多學科診療門診開診

極目新聞記者 王晨曦通訊員 貝蘭 周憲當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生活方式改變,心腦血管疾病仍然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則是引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的“隱形炸彈”。為提高血管斑塊的精準管理和高效治療,滿足患者就醫需求,5月23日,全省首家血管斑塊...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謠言終結站 - 天天要聞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謠言終結站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多學一個知識點這些吃水果習慣不可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但以下食用水果的方式,並不科學:×將水果榨成果汁:榨取一杯果汁,通常需要使用三四個水果,這會使人在
癌症轉移後還有救嗎?醫生提醒:這4處轉移仍有治癒的可能 - 天天要聞

癌症轉移後還有救嗎?醫生提醒:這4處轉移仍有治癒的可能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癌症一旦“轉移”,很多人腦海里就只剩下一個詞:絕望。但真的是無藥可救了嗎?其實未必,尤其是當癌細胞轉移到了某些特定部位時,仍存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濕 - 天天要聞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濕

濕氣困住的現代人,需要一碗“暖身茶”清晨的辦公室,咖啡的香氣掩蓋不住鍵盤聲里的疲憊。鏡子里蠟黃的臉、黏膩的頭髮、總也沖不幹凈的馬桶……這不僅是你的日常寫照,更是千千萬萬打工人的“濕氣困局”。
官方首次披露:夏建亭已被查 - 天天要聞

官方首次披露:夏建亭已被查

只講人情不講政治,長期與監管對象保持不正當往來,既長期借用多人證券賬戶炒股,還充當資金“掮客”,為他人介紹資金炒股並收受高額感謝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紀檢監察組、黑龍江省紀委監委5月23日消息,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夏建亭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夏建亭...
河北廣宗:縣醫院開展健康義診及慢病篩查活動 - 天天要聞

河北廣宗:縣醫院開展健康義診及慢病篩查活動

關愛基層群眾,服務百姓健康。為進一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充分發揮醫共體總醫院優勢,滿足廣大基層群眾健康需求,5月22日上午,廣宗縣醫院組織義診團隊到東召鄉北蘇村開展慢性病篩查、健康宣教及義診活動。來自醫院老年病科、神經內科等科室的10餘名醫療護理專家組成服務團隊,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