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小李因為高血壓不得不依靠抗高血壓藥物來維持基本健康,然而,服用降壓藥五年的小李有一天突然感到不適,但沒有引起他的注意,直到他突然失去知覺,他才被送到醫院檢查,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他竟然患有腎衰竭!小李也很困惑,他怎麼會得腎衰竭?
什麼是高血壓?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正常血壓在收縮壓90~140mmHg和舒張壓60~90mmHg之間,當患者檢測到的血壓低於此範圍時,為低血壓;當其高於此範圍時,為高血壓,無論是低血壓還是高血壓,它對人體都是非常有害的。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病因不明)和繼發性高血壓(病因明確),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發生在肥胖者或55歲以上的人身上。
高血壓有很多危險,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心、腎、腦等器官疾病、心肌梗死、慢性腎病(腎衰竭)、腦缺血等疾病,在嚴重情況下,它將危及患者的生命。
高血壓的發生有很多原因,肥胖、環境因素、遺傳等都可能導致高血壓,尤其是肥胖,因此,建議我們必須將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不要太胖或太瘦,目前,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利尿劑、β受體拮抗劑等)和飲食療法。
在正常情況下,只要高血壓患者吃好葯,就不會危及生命,危及患者生命的是由高血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腎衰竭,我們在今天的文章中主要討論腎衰竭。
服用降壓藥,真的能吃壞腎嗎?
許多患有高血壓的朋友長期不敢服用降壓藥,原因往往多種多樣,但一個常見的擔憂是長期服用藥物會損害腎臟,因此他們不敢服用藥物。
事實上,從目前主流抗高血壓藥物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抑制細胞內鈣離子流動、擴張血管的地平類抗高血壓藥物,還是控制心率、抑制交感神經興奮的藥物β*阻滯劑或利尿劑,都能改善水和鈉的瀦留,減少利尿劑的血容量,合理使用,不會損害腎功能;另外兩種抗高血壓藥物pril和sartan可以改善和降低高血壓引起的腎濾過壓,改善蛋白尿,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對腎功能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因此,如果腎功能受損歸因於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和損害腎臟,這種說法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負責過濾和排泄血液代謝廢物、調節血壓、分泌激素等功能,腎功能的損害往往不是一夜之間造成的,也不是一個因素的影響,許多因素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害。
與抗高血壓藥物相比,高血壓是影響腎功能的罪魁禍首之一,許多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無法得到積極控制,在高血壓的長期影響下,腎臟長期處於高濾過壓狀態,同時,腎小動脈在高血壓的影響下會逐漸硬化和變窄,從而影響腎功能,高血壓帶來的重要健康危害之一是高血壓引起的腎功能損害併發症。
男子吃降壓藥5年,發生腎衰竭,三個誤區望了解
1、忽視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除了藥物干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於逆轉高血壓,許多國際研究都認為不良飲食習慣是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壓與“高鈉低鉀”密切相關。
通過對不同地區人群每日食鹽攝入量和血壓的研究發現,對於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來說,限制每日食鹽攝入量可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適當補充富含鉀離子的食物可以保護血管,減少動脈壁增厚,減少血壓升高對血管壁的機械損傷;它還可以平衡因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而導致的鉀的過度流失。
2、不服從醫生的建議,不規範用藥
在高血壓的治療中,除飲食調整外,抗高血壓藥物是主要的臨床治療方法,首先,由於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其主要目的是控制血壓達到理想狀態並長期維持,因此需要長期服用普通高血壓藥物,除個別情況(如低血壓)外,患者應記住不要擅自改變劑量或停止服藥。
高血壓不同於其他疾病,一旦因突然停止或過量服用,會引起血壓反彈和血壓驟升,極易誘發心肌梗死、中風等中度急性心血管疾病,增加治療難度。
此外,在臨床上,全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人血壓水平制定癥狀用藥計劃,只要用藥規範,不會對其他器官造成損害,但如果長期不按醫生處方劑量使用,可能會對相應器官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3、對疾病缺乏了解,未及時進行體檢
據統計,中國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處於疾病的最前沿,但每年參加體檢的人數很少,然而,我們應該明白,嚴重的疾病,尤其是癌症,在發展成癌症之前需要經歷5-10年的進展期,在此期間,如果能通過體檢儘快發現身體異常,治癒率會更高。
如果高血壓等慢性基本疾病控制不好,血壓長期處於中高水平波動,則會對全身多個器官造成損害,進而誘發腎衰竭、中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
因此,醫生通常建議結合患者情況定期檢查血壓,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每天定期檢查血壓,如果在一段時間內發現血壓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