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醫生提醒:廚房的3種調料是“幫凶”

2023年11月15日15:56:09 健康 1702
  •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在近年來,中國腦梗死患者數量的增加已引起廣泛關注。研究表明,這種增長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生活方式、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

中國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醫生提醒:廚房的3種調料是“幫凶” - 天天要聞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飲食習慣,尤其是某些調料的濫用,可能是導致腦梗死風險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鹽的過量攝入被普遍認為是高血壓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高血壓是腦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醫生提醒:廚房的3種調料是“幫凶” - 天天要聞

我國人的飲食中普遍存在高鹽問題。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我國居民的日均鹽攝入量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最大攝入量。

這種高鹽飲食習慣導致了高血壓患者數量的增加,進而增加了腦梗死的風險。

中國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醫生提醒:廚房的3種調料是“幫凶” - 天天要聞

其次,研究顯示,味精的過量使用也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儘管味精主要成分谷氨酸鈉是一種非必需氨基酸,但過量攝入可能導致頭痛、血壓升高等問題。

在我國,味精被廣泛用於烹飪,這可能是腦梗死患者增加的另一個因素。

中國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醫生提醒:廚房的3種調料是“幫凶” - 天天要聞

最後,研究還指出,含糖量高的調料,如某些醬料,可能導致血糖水平升高,增加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是腦梗死的另一個主要風險因素。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帶來了飲食習慣的變化,高糖食品和調料的消費量顯著增加。

中國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醫生提醒:廚房的3種調料是“幫凶” - 天天要聞

這些調料的濫用不僅反映了飲食習慣的變化,也揭示了公共健康教育的不足。

儘管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措施來提高公眾對健康飲食的認識,但這些措施在改變深根固的飲食習慣方面面臨挑戰。

結語

腦梗死患者數量的增加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飲食習慣,特別是調料的濫用,扮演了重要角色。

為了應對這一趨勢,需要更多的公共健康教育,以促進健康的飲食習慣,同時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深入了解飲食與腦梗死之間的關係。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夏日瘦身建議:輕鬆拿捏成為瘦子的13個習慣,助你快速減重 - 天天要聞

夏日瘦身建議:輕鬆拿捏成為瘦子的13個習慣,助你快速減重

這幾個神仙習慣真的能讓你不知不覺變瘦!先說吃飯這點,千萬別飢一頓飽一頓,胃都被折騰壞了還怎麼瘦?每頓按時開飯,細嚼慢咽不僅能嘗出食物的美味,還能讓大腦有時間接收“吃飽了”的信號,不然狼吞虎咽容易吃超量! 生活作息更是瘦下來的關鍵!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達100% - 天天要聞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達100%

在日常生活中被魚刺刺傷或許已經司空見慣然而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傷口卻可能隱藏着不容小覷的健康風險01 浙江麗水58歲的張阿姨近4個月來一直被手部腫痛折磨起初只是一個小膿皰沒想到之後卻整隻手都紅腫疼痛近期張阿姨輾轉去到麗水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醫
全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務患者超200名 - 天天要聞

全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務患者超200名

2024年11月,上海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通過利用AI檢查設備開展神經退行性疾病篩查,以及三甲醫院專病專家下沉社區,加強腦健康疾病的早期篩查、診療與干預,也為病人就醫提供更多便利。半年來,項目已累計篩查出腦神經疾病患者200餘名。5月10日下午,瑞金醫院的神經科專家再次來到安亭鎮社...
控制體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 天天要聞

控制體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有人面臨工作壓力、情感焦慮時,會出現“情緒性進食”行為……這些看似滿足口腹之慾的舉動,實際上是情緒困境的“求救信號”。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來之際,心理健康與體重管理的關聯再度引發關注。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 天天要聞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外科樓四層,“消毒供應中心”的標識牌低調懸掛。作為醫院感染控制的核心樞紐,這裡採用了模塊化的布局和設計——物料傳輸系統好像精密的物流矩陣,以確保醫用器械從污染到滅菌的全流程閉環。湘雅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楊霞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在這裡,“包”是很重要的單位。消毒供應中心會...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 天天要聞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走路也能走出健康。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規律步行不僅能有效鍛煉身體,還能預防多種疾病。每天走多少步才科學?怎麼走更健康?如何避免運動損傷?一起來看規律步行對身體有哪些益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股骨頭壞死科主任醫師陳鎮秋介紹,規律步行的好處多多:防止肌肉萎縮:讓腿部肌肉保持活力,走路更輕...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 天天要聞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 譚琪欣)一段時間內禁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不聽音樂,也不吃垃圾食品……“多巴胺排毒法”,正在不少年輕人中悄然流行。這有科學依據嗎,是否真的這麼神奇?“我也跟風試了一次,但只是不刷短視頻和社交媒體,一開始會很不習慣,總想打開手機,但後面學進去了也就還好,而且等到晚上結束...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 天天要聞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認為吃核桃補腦,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2025年2月,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食物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早餐中加點核桃,可以對記憶起到延遲保護作用,並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 天天要聞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大腦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補腦健腦的需要,大腦健康年輕自然長壽。除了保證每日足夠的睡眠和適量運動,還可以通過食物為大腦補充營養。魚肉防止腦細胞退化魚肉是促進智力發育的首選食物之一。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 天天要聞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談養生”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關注。據參考消息援引俄新社5月4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紀錄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普京·25年》中表示,他盡量不在深夜吃東西,但有時會喝國產的開菲爾(一種無糖酸奶),他的冰箱里還有熟酸奶。報道截圖紀錄片中,普京還展示了自己位於克里姆林宮內的健身房。他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