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郭懿萌)近日,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舉辦的北京市臨床疑難病例討論會(CPC)上,正在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皮膚科進修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薩其拉,作了《皮膚炭疽4例》的病例彙報。

薩其拉在作《皮膚炭疽4例》的病例彙報。 圖源:北京市垂楊柳醫院
這是薩其拉第一次站在北京市級學術講台上作報告,也是北京市皮膚科CPC近年來第一次有來自巴林左旗的醫生作病例彙報。此舉展現了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組團式”幫扶工作的顯著成效,更增進了京蒙兩地的學術交流。
2022年7月,按照中組部等十部委要求,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組團式”幫扶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醫院,為期5年。截至目前,北京市垂楊柳醫院接收來自巴林左旗人民醫院的醫療、護理、管理進修生共計6批、70餘人次,深入到醫院各科室部門開展學習交流。進修生們的臨床水平、科研意識、管理能力都有了提升,對巴林左旗人民醫院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作為皮膚疾病專家,掛職擔任巴林左旗醫院院長的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皮膚科主任程少為在當地緊抓專業科室臨床診療能力和科研能力。當地醫院皮膚科有3名醫生,僅能開展電灼治療以及真菌鏡檢,由於缺乏治療手段和檢查設備,日門診量僅為40-50人次。程少為利用現有的條件,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積極為患者進行診療,同時進行了現場帶教,邊看病邊為年輕醫生講解疾病的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

程少為在為患者看病。 圖源:北京市垂楊柳醫院
針對近期當地出現的皮膚炭疽病例,程少為在積極組織救治的同時,帶領皮膚科年輕醫生們收集病例資料,查閱文獻,撰寫病例報告,使得年輕醫生們的臨床和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也為當地專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科研參考。
此外,在“組團式”幫扶期間,程少為帶領北京專家團隊來到巴林左旗貧困村——哈拉哈達鎮大西溝村,為當地村民和牧民義診。同時,病理科醫生焦陽在當地協助開展甲狀腺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病理診斷是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的基礎,能為百姓看病節約時間成本和就醫診斷成本。
自從“組團式”幫扶醫療團隊進入巴林左旗人民醫院以來,醫院不斷規範科研管理,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多次聘請院內外專家通過互聯網、學術沙龍等形式指導科研工作,為醫務人員開展臨床研究和技術創新提供平台。一年來,醫院已獲得各級科研立項3項,總經費25萬餘元,完成院內科研基金立項5項。
編輯 彭沖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