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近日從珠海市人民醫院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第29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積極組織23個專科,52位名醫進社區、進企業、進單位,先後在香山湖公園、獅山街道、珠海市公安局等舉辦多場腫瘤防治大型義診活動,為群眾提供現場診療服務逾2萬人次,為222位符合篩查條件的市民提供了免費的大腸癌早期篩查和宮頸癌早期篩查。
篩查有利於及時發現癌症
進一步提高癌症早診率、治癒率
參與此次義診的消化內科主任徐曉紅介紹,很多患者發現自身罹患癌症時,往往已經是癌症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只能進行保守治療,效果往往欠佳。篩查是早期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
義診活動現場
徐曉紅表示:“大腸癌是廣東區域的高發癌症,此次在義診中為市民提供免費大腸癌早期篩查,就是希望提高早診率、治癒率和群眾的防癌意識。後期專科還會對進行過篩查的群眾和重點人群進行跟蹤觀察並隨訪,根據專業指導意見干預其飲食等生活方式,做到健康全流程管理。”
據悉,自2021年珠海市人民醫院掛牌“珠海市癌症防治中心”以來,搭建了7大腫瘤臨床診療和科研平台,引進組建包括董家鴻院士肝膽腫瘤微創治療團隊、陸驪工教授肝癌介入診療團隊、謝民強教授耳鼻喉腫瘤治療團隊等7大高水平腫瘤診療團隊,擁有強大的癌症診療實力和科研實力。中心長期開展6個癌症篩查項目,均是發病率位於珠海市前10位的惡性腫瘤。
2022年累計服務近萬人次
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
數據顯示,珠海市癌症防治中心2022年腫瘤檢測項目服務人次達9944人次,為將近2000例肺結節患者提供診療服務,為超過1500餘名女性提供免費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檢出新發肝癌6例、前列腺癌13例、消化道癌前病變156例、消化道早癌4例等。
義診活動現場
據了解,中心通過單病種多學科聯合診療的模式,為患者提供規範的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實現本地區癌症早篩查、早預防、早診斷及早治療,為提升市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此外,中心已建立人工智能識別系統,打造珠澳地區一體化服務雲平台,推進數字化健康管理技術產品研發,探索基於醫衛融合體系下的重大疾病防治的珠澳新模式。
“珠海大健事”欄目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王靖豪
實習生:張景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