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張智 羅俊華
“沒想到,患上乳腺癌真正折磨我的並不是癌細胞,而是讓我痛不欲生的淋巴水腫。幸好你們為我控制了病情,讓我重獲新生。”4月17日,再次來到湖北省腫瘤醫院乳腺中心複查的王奶奶,拉着該科護士長嚴雲麗的手,激動地說道。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幸運的是,隨着醫學進步,乳腺癌的治療手段豐富多樣,目前中國女性患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達85%以上。不過,大多數人或許不知道的是,最讓患者害怕的可能並不是乳腺癌,而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術後恢復及生活質量的併發症——上肢淋巴水腫。
來複診的王奶奶,愛笑的她又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乳腺癌術後,她患側上肢腫成了“象腿”
72歲的王奶奶(化姓)是湖北通山縣人,2017年她不幸罹患乳腺癌,在一家醫院做了左乳癌改良根治術。手術很成功,術後王奶奶按常規治療流程進行了8個周期化療及放療,病情穩定。
原以為邁過了人生中一大“劫”,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8年5月開始,王奶奶左臂莫名疼痛,出現頑固性上肢水腫,慢慢地手臂逐漸變粗,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不僅穿衣服、脫衣服都不方便,連家務也做不來了。幾年時間裡,王奶奶的左臂不僅越來越粗,甚至逐漸加重到日常生活也無法自理。整隻手臂摸上去硬硬的像藕節,直徑比正常的右側手臂要粗一倍還不止,看起來就像“象腿”。
輾轉多家醫院,均都被告知不能治療。這令王奶奶陷入了絕望,已經做好截肢手術的準備。
2021年8月,帶着最後的希望,王奶奶和家人慕名來到湖北省腫瘤醫院乳腺中心。在這裡,該中心的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嚴雲麗護士長接待了她們。嚴雲麗告訴王奶奶,她這是乳腺癌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繼發性上肢淋巴水腫。並通過評估,王奶奶的左上肢繼發性淋巴水腫程度為241.7%,屬於極重度淋巴水腫。
來就診時的王奶奶,嚴重的淋巴水腫折磨得她痛不欲生
“癌症是治好了,手卻廢掉了,活着還有什麼意思?”當時,王奶奶的態度極度消極。嚴雲麗護士長針對王奶奶的情況,不僅耐心安慰,還將之前成功治療的患者照片和視頻給她分享,增強了她的治療信心。
“腫”有辦法,跟淋巴水腫說“再見”
嚴雲麗護士長介紹,上肢淋巴水腫是乳腺癌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發病率約20%-40%。每年新增人數為3萬-5萬人。這一併發症的主要原因是做乳腺癌手術時,針對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需要進行腋窩淋巴清掃,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局部淋巴系統有一定的損害,從而導致術後淋巴循環迴流阻斷,引起淋巴液在組織間隙滯留,而產生的包括組織水腫、慢性炎症和組織纖維化等一系列的病理改變。
“一般來說,水腫發生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性,在術後12至30個月達到頂峰。如果手術後還要接受放射治療,那麼淋巴水腫發生的幾率和嚴重程度均會增加。”嚴雲麗護士長說。
治療期間的王奶奶和醫護一起
怎麼幫王奶奶這樣的患者解除痛苦?嚴雲麗護士長和她的治療團隊根據王奶奶的病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2021年9月3日至12月28日,通過將近4個月的綜合消腫療法(cdt),包括手法淋巴引流、壓力治療、患肢功能鍛煉及個性化皮膚護理等等辦法,王奶奶的水腫得到了有效治療,完全恢復到水腫前的狀態。王奶奶彷彿重獲新生,臉上又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次再次來到醫院複診,目前王奶奶的治療效果一直維持很好。
嚴雲麗護士長正在給淋巴水腫患者做治療
淋巴水腫治療室
據悉,綜合消腫療法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應用最廣、最成熟、最有效的標準治療方案。適用於淋巴水腫任何時期,但在早期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效果和維持情況會更好。
嚴雲麗提醒,目前臨床上還沒有針對淋巴水腫的特效藥,現有的治療方法只能緩解癥狀,不能徹底治癒,且水腫容易反覆,因此預防重於治療。
除了保乳,保住“腋窩”至關重要
一提到乳腺癌手術,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可否保乳。但王奶奶的經歷也告訴大家,保住“腋窩”也至關重要。
那有沒有辦法在保住腋窩的同時,又無損患者的生存利益呢?“答案是:有的!”湖北省腫瘤醫院乳腺中心副主任程洪濤副主任醫師介紹,其實,在乳腺癌患者中約有一半以上是沒有淋巴結轉移的,而通過前哨淋巴結活檢,就可檢查出這一部分患者,讓她們免於腋窩淋巴結清掃,即“保腋窩”。同時,為了保住更多的“腋窩”,在術前運用新輔助治療可使腫瘤降期,也可提高手術切除率、保乳率、保腋窩率等。“我們想說的是,在保證同等治療效果的前提下,能保的腋窩,我們一個也不會錯過!”程洪濤說道。
(圖片由湖北省腫瘤醫院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