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引領和輻射,幫助海內外患兒重獲新生

2023年03月17日23:27:16 健康 6898

來自福建的夢夢(化名),4歲的她在生活中時常受到癲癇發作的困擾,近日,這種噩夢結束了;來自亞美尼亞的5歲兒童阿麗亞娜(化名),從小受到腦癱困擾,選擇來到上海,雙下肢正在恢復活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同時也是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海內外患兒選擇浦東就醫,體現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引領和輻射的學科實力。

夢夢出生三個月後,突發抽搐痙攣,隨後被確診為藥物難治性癲癇。突如其來的疾病打破了這個小家庭的寧靜祥和,此後夢夢的父母便帶着她四處求醫問葯。四年來,夢夢只能依賴抗癲癇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一般。夢夢的抽搐漸漸地發生得越來越頻繁,最多時一天可達7-8次,嚴重影響她的智力發育,她不會叫爸爸媽媽,也無法與外界進行任何交流,如同被關進了“小黑屋”中一般。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癲癇診療中心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兒童癲癇診療中心之一。中心採用內外科嵌合診療的模式,即癲癇患兒首先在神經內科進行藥物治療,如果服用2種以上抗癲癇發作藥物後仍頻繁發作,可在神經內科進行術前評估後,聯合神經外科開展多學科協作診治,判斷能否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引領和輻射,幫助海內外患兒重獲新生 - 天天要聞

夢夢一家來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就診。神經內科葉曉來醫生和她的團隊在認真分析夢夢的病史後,依據臨床、腦電圖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夢夢患有內側顳葉癲癇,其致癇灶位於右側顳葉。內側顳葉癲癇是較常見的難治性癲癇類型,手術治療可獲得良好效果。癲癇診治中心隨即組織了多學科專家會診,發現孩子存在基因異常,且醫學界未報道過有局灶性病變的先例,經過反覆討論後決定行右側前顳葉切除術。

前顳葉切除術是治療內側顳葉癲癇的一種經典的手術,手術中在顯微鏡下切除顳葉前部、杏仁核、大部分海馬和海馬旁回。術後80%-90%的患兒無發作,患兒的神經功能也會得到明顯改善,記憶、情緒都會明顯好轉。

手術非常成功,術後第二天夢夢就有嘗試說話的意願,並與父母有了眼神交流。一個多星期過去,夢夢的抽搐痙攣沒有再發作,也與父母有了更多互動。這個小家庭又再度洋溢起了歡笑。

同樣,阿麗亞娜不遠萬里從亞美尼亞來到上海接受手術治療,是因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引領和輻射的學科實力。我國現有腦癱患兒400多萬,每年新增3萬以上,其中痙攣性腦癱佔到70%左右。對於這類患兒,傳統手術方案大多治標不治本,sdr(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手術療效更為穩定,創口小恢復快,近年來在國內積累了大量成功案例,並且以成熟的全鏈條“上海模式”走向海外,贏得了國際認可。

據悉,sdr(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手術放眼當下,即使在國際上也是只有極少數的醫生能夠完成。阿麗亞娜的主刀醫師、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宋雲海表示,基於前期的一些工作經驗,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治療理念,即在“三分法”下做一些神經後根的選擇性切斷,把異常放電的神經做相應處理,達到降低肌張力的目的,讓孩子的運動功能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康復。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洪莉教授表示,近期醫院日均手術量已經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跨國患者的手術數量有所上升,受疫情影響曾一度中斷的人員互訪、技術培訓等醫療交流活動也正在逐步恢復。希望依託學科的硬核實力,繼續致力於新藥物、新療法、新器械的研發,不斷擴大國際交流,讓中國的兒科醫學成為世界醫學之林的一處靚麗風景。

來源:浦東發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絡,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 天天要聞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了一則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並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 天天要聞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來源: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責編:雷斑努 虞有琪審核:張崇喜 們文傑往期回顧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遊指南面對暴雨,這些知識要牢記“馬路市場”退市 芒市山貨交易有了“新家”“700開頭” 15位電話號碼要來了!@芒市創業者,市婦聯2025年...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着用來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