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2023年03月17日19:45:19 健康 5324

經常有糖友問:尿裡面有泡泡是怎麼回事?雙腿為什麼會突然腫起來?......

其實這都有可能是糖尿病腎病的表現,如果不能及早發現和干預,隨着病程的進展,有些患者最終很可能會發展到“尿毒症”!糖尿病腎病已經很普遍了,10個糖友裡面有2-4個人都有,快來測一測,看你中招了沒?

這6個表現

提示可能得了糖尿病腎病

1.泡沫尿

尿液中出現泡沫提示可能是蛋白尿,是腎臟受損時白蛋白漏出到尿中引起的。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健康的腎臟,排出的尿液清澈幾乎沒有泡沫,而糖尿病腎病患者出現的泡沫尿,其泡沫細小而多,綿密如啤酒沫,且久經不消散。

--

並非所有泡沫尿都是糖尿病腎病引起的,以下幾種情況也可能導致尿液中出現泡沫,但與糖尿病腎病沒關係。

(1)排尿過急:在尿液的強力衝擊下,空氣和尿液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泡沫,但這種泡沫尿完後很快就消散了。

(2)尿糖增高: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有大量糖分時,可以使尿液張力增高而出現泡沫,這種泡沫也會很快消失。

(3)尿路感染:泌尿道感染時,炎性分泌物增多可增加尿液表面張力引起泡沫尿。另外,如果感染的是某些產氣菌,尿液也會出現氣泡。不同點是,尿路感染情況下,大多會伴隨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

2.夜尿增多

正常情況下,成人白天大概排尿4-6次,夜間0-1次,白天尿量佔全天2/3,夜尿量佔1/3,當夜尿增多時,可表現為夜間排尿次數增加或者尿量增多:

• 連續多晚起床排尿次數≥2次。

• 持續出現夜尿量佔全天尿量的一半以上或者>750ml。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這可能是腎功能受損後腎小管濃縮功能減退引起的。

--

日常生活中,夜尿增多,也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導致的,大家不用過於緊張。

睡前飲用大量液體:包括水、濃茶、咖啡等飲料,攝入水分增多了,產生的尿液自然也多。

精神因素:白天遇到高興或難過的事情,情緒波動,晚上依舊精神緊張,輾轉難眠,夜尿頻率也容易增加。

3.水腫

腎功能受損使大量蛋白尿排出後,血漿中的白蛋白濃度會下降,滲透壓變化導致血液中的水分會滲到組織間隙中,從而引起水腫。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同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尿量減少,體內的水分排不出去也會聚集在組織間隙。一般表現為雙下肢或眼瞼水腫,嚴重者可出現全身水腫。

--

普通人久坐或久站,血液循環不暢也會導致水腫,但一般短時間就會恢復,水腫部位還有彈性,按下去馬上會反彈。如果是糖尿病腎病引起的水腫,持續時間會比較長,水腫部位按下去會有明顯的坑,反彈比較慢。

4.視物模糊

當糖友出現視力下降,看東西看不清楚時,要當心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可能。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而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樣都屬於微血管病變,兩者常相伴而生。所以,出現視物模糊的時候,也要警惕糖尿病腎病發生的可能。

5.血壓高

糖尿病患者出現血壓高,可能是糖尿病腎病引起的。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一方面是由於腎臟排鈉減少,引起體內水鈉瀦留及血壓升高;另一方面,受損的腎臟會分泌“腎素”,引起血管收縮,導致高血壓。

6.貧血

貧血常常表現為甲床、口唇及眼結膜蒼白、面色萎黃,往往也是糖尿病腎病導致的後果。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腎臟可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促紅素),刺激骨髓造血。腎臟受損後,促紅素分泌減少,造血量就會減少,從而引起貧血。

五招避免變成尿毒症

如果糖友已經合併慢性腎病,要做好綜合治療,《2022年臨床實踐指南:慢性腎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中給出了5點,糖尿病腎病患者照着做,避免發展為尿毒症。

糖尿病腎病綜合治療金字塔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1.定期檢查

糖尿病腎病是不斷發展的慢性病,確診後需要定期監測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uacr)、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等指標,以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和決定是否調整治療措施。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 攝圖網

確診後至少每年複查1次,對於腎臟損傷程度高的糖友,醫生可能會要求更頻繁的檢查,具體請遵醫囑。

2.控制飲食

出現腎功能受損的糖友,在吃這方面,除了做好飲食控糖外,還要特別注意蛋白質和鈉鹽的攝入量。

✍ 低蛋白飲食:

對於未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每天蛋白質攝入量不要超過0.8g/kg(體重);

而透析患者常存在營養不良,每天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至1.0-1.2g/kg(體重)。

✍ 低鈉飲食:

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每日的鈉攝入量應<2g,相當於5g鹽。

3.改善生活方式

✍ 戒煙限酒:

糖友應戒煙戒酒,並且減少與二手煙的接觸。

✍ 規律運動:

建議患者進行中等強度的體力運動,每周累計時間≥150分鐘。

4.科學用藥

近年來一些大型臨床研究均證實,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製劑(sglt2i)和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類藥物除了降糖外還具有心血管及腎臟保護作用。

尿里泡沫多、雙腿水腫?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腎病!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 攝圖網

其中,glp-1ra類藥物是基於血糖濃度來發揮降糖功效的,人體進食後引起血糖升高,glp-1ra會刺激胰腺β細胞分泌胰島素,發揮降糖作用。而當血糖較低時,這種促胰島素分泌的作用減弱。因此引起低血糖的風險較低。

5.控制好三高

除高血糖外,高血壓及高血脂也是腎臟疾病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要像對待高血糖一樣,控制好血壓、血脂、尿酸等代謝指標。

作者:五零

來源:糖尿病網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高血壓最怕缺鉀?5種癥狀暗示你缺鉀了,日常多補充4種高鉀食物 - 天天要聞

高血壓最怕缺鉀?5種癥狀暗示你缺鉀了,日常多補充4種高鉀食物

王阿姨今年65歲,平時除了照顧孫子,喜歡出去跳跳廣場舞,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但最近她感覺自己身體明顯不對勁,跳舞沒幾分鐘就累得氣喘吁吁,有時候還頭暈腿軟。“難道年齡大了真的不行了?”她心裡犯嘀咕。家人帶她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癥狀都是因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着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着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