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2023年02月10日18:23:05 健康 1325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0日訊“我孫兒有救了,他終於能吃東西了!感謝醫生們,是你們給了他活下去的機會……”2月10日,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消化內科病房,張奶奶如釋重負地將前來查房的醫生的手握得緊緊的,言語間為醫務人員不放棄而感激萬分,也為孫兒重獲新生而熱淚盈眶。

腦癱小伙吃排骨被卡住食道

醫院決定“最小代價”救治

據了解,張奶奶的孫子劉石(化名)22歲,江夏區湖泗人。因出生時難產導致腦癱,智商停留在3歲小孩水平,出生後便由爺爺奶奶撫養,家裡經濟上較為困難。大年初一當天,家裡準備了豐盛的團圓飯,劉石看到桌上最喜歡的紅燒排骨,開心地抓起來便往嘴裡塞……誰知,就是因為這塊排骨,讓全家陷入窘境。

“起初以為他是胃受涼了,在家嘔吐了好幾天,後來完全不能夠吃任何食物,只能喝一丁點的水。這才想起要到醫院來看病,可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病床前,奶奶紅着眼眶輕柔撫摸着劉石的腦袋講述事情經過,懂事的劉石也“咿咿呀呀”像是訴說著些什麼……

“患者有腦癱及癲癇反覆發作的病史,長期有流涎,無法正常表述;入院時已經出現發熱,CT檢查可見三個層面不規則異物,成倒錐型,牢牢嵌頓在食道中上段,如果行胃鏡取出,有可能出現出血、穿孔等嚴重併發症。”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付萍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劉石的特殊情況,立刻請示院領導,看是否能以“最小代價”為患者解決問題。

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 天天要聞

右二為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右三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付萍。

首次胃鏡取物失敗

家屬想要放棄手術

“建議再次行頸部+胸部CT,明確異物位置,如胃鏡取出失敗,只能行外科手術”“可以先嘗試胃鏡治療,重症監護室將全程保駕護航,術後有需要可留觀重症監護室”……在該院院長助理韓傳鋼主持下,胸外科、重症醫學科放射科麻醉科、消化內科等多學科會診,商討治療方案;同時,付萍主任也與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取得聯繫,詳細彙報了劉石的病情及治療計劃。

“對於這樣的特殊人群,我們更應盡醫者仁心的人道主義精神,減免患者的部分費用,以全力救治患者為主。”該院院長助理韓傳鋼在會上強調,並着手協調費用減免及相關診療事宜。

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 天天要聞

多學科會診。

2月6日,在多學科團隊協助配合下,付萍主任為劉石做了第一次內鏡探查,可進鏡後的情況遠比想象的更糟糕,食管組織嚴重損傷且水腫嚴重,整個食管幾乎被異物“撐滿”,完全沒有給醫生進行“鉗取異物”的操作空間。一時間,胃鏡下一次性取出異物陷入僵局。付萍主任多次嘗試無果,無奈終止“胃鏡取異物”的治療方案。

“手術?需要幾萬塊!”家人聽到這個結果後,陷入久久沉默;一向要強的奶奶也忍不住抹起眼淚,“要不我們還是放棄吧,養這麼大已經很不容易了……”

多學科團隊聯手

協和教授親自執鏡

“你們先別急,要不我請協和教授再試一次?”聽到家屬準備放棄治療,付萍主任深感惋惜,提出請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再試一次的建議。得到家屬同意,付萍主任立刻再次撥通宋軍教授的電話……

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 天天要聞

手術中取出的骨頭。

“可以說,這是我處理過的最難的異物取出術!”8日下午,春雨使然,體感依舊嚴寒,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胃鏡檢查中心,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卻是滿頭大汗,一次次調整角度,一次次更換器械,一次次鉗取嘗試,忙碌了一個多小時,嵌頓在劉石食道半月余的異物(碎排骨片)終於取出來了。“異物完整取出,食道無殘留”,隨着宋軍教授艱難地從內窺鏡通道將長徑近3cm的“錐形排骨片”取出,在場的來自不同學科、全程守護的數十名醫務人員懸着的心終於落地,雷鳴般的掌聲響徹整個內鏡中心。

“能通過胃鏡取出異物,對患者及家屬都可謂‘最小代價’。”心有餘悸的付萍主任指出,對於這類患者,飲食要有規律,要按時進食,進食姿勢要合適,以免姿勢不當導致窒息。同時,盡量選擇易於消化的流質食物,避免食物過於粗糙,卡住喉嚨。遇到這類問題,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長江日報記者關曉鋒 通訊員陳林 熊帆 唐甜)

【編輯:余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 天天要聞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今天進入立夏節氣象徵著春天的告別與夏日的開啟然而立夏並不等於入夏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為夏季開始所以瀋陽離真正的夏天還需要等一段時間近日冷暖空氣在天空下展開拉鋸戰把日子切成了色彩斑斕的調色盤明天沈城是多雲有時晴的天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