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早上,副主任醫師王麗(中)查房,叮囑廖娭毑出院注意事項。
紅網時刻新聞1月17日訊(通訊員 何穰)76歲、“白肺”面積達三分之二、呼吸衰竭,這樣的病情,已是非常危急,連家屬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然而,在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的精心救治下,今年1月17日,這位廖娭毑病癒出院了。臨行,她拉着主管醫生、副主任醫師王麗的手朗聲致謝:“這兩天沒有咳痰了,都是自己吃東西,走路也是飛快的,感謝醫護人員救了我一命。”
2022年12月30日,廖娭毑因感染新冠後受涼,導致咳嗽、咳痰、氣促和持續低燒,進而突發嚴重呼吸困難,由家屬送至省中醫院就診。廖娭毑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入院時幾乎不能動彈,檢查發現“白肺”面積達三分之二,血氧只有60%,呼吸頻率僅40次/分,病情十分危重。因其雙膝關節做過手術、不能受壓,雙下肢有血栓、不能耐受“俯卧位通氣”促進排痰和改善呼吸,救治難度客觀上增大了不少。
“氧氣流量每分鐘60升,濃度65%……” 在副主任醫師華光指導下,抗病毒,抗細菌,抗凝,免疫球蛋白注射,高流量濕化,一系列救治措施第一時間展開。王麗一天數次到廖娭毑床旁觀察其呼吸情況,根據變化及時調整高流量參數。同時,發揮中醫藥特色,用桑白皮、蜜麻黃、法半夏、紅景天等10餘種中藥組成的定喘湯來配合治療。
5天後,廖娭毑的呼吸平穩下來,但吃東西特別費勁,血氧飽和度未明顯改善,病情仍然不容樂觀。華光建議進行胃管插管:“這樣一勺一勺餵食物,營養太少了,會影響康復的,而且如果餵食過程中不小心發生嗆咳,更容易加劇病情惡化。”然而,廖娭毑害怕插胃管會不舒服,堅決不同意。醫護人員只好使出“車輪戰”,輪流耐心地給她講解插胃管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性,消除她的顧慮。最終,廖娭毑接受了插胃管治療。3天後,其營養狀況即大為改善,身體機能一天比一天好轉,直至1月17日病癒出院。
“幸好聽了醫生的話,不然這次真可能挺不過去了。”出院前,廖娭毑開心地說,“這裡的醫生護士都好親近,我特別喜歡這家醫院,可以回家過個平安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