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養老機構配備血氧儀及吸氧設備 每天至少兩次健康監測

2023年01月11日19:08:21 健康 4035

民政部:養老機構配備血氧儀及吸氧設備 每天至少兩次健康監測 - 天天要聞

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現場。封面新聞記者邵萌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邵萌

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機構和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有關情況。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指出,現在全國有4萬多個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220多萬人,多數是高齡、失能和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一旦養老機構發生感染就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而且老年人感染後,重症風險比較高。

民政部:養老機構配備血氧儀及吸氧設備 每天至少兩次健康監測 - 天天要聞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圖源:中國網

李邦華介紹,為此,民政部按照“乙類乙管”階段“保健康、防重症”的總體部署,結合養老機構的特點,堅持“關口前移”,會同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着力預防和減少老年人重症的發生。

一是指導養老機構每天做好至少兩次的健康監測和每周兩次的核酸或抗原檢測,如果養老機構自行聯繫核酸檢測機構有困難,地方聯防聯控機制要給予協調,做到老年人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癥狀能夠“早發現”,以及養老機構陽性人員的“早發現”。

二是落實養老機構老年人分類分級的健康服務,為老年人配備必要的血氧儀和吸氧設備,做到養老機構內的黃色、紅色標識重點老年人給予重點關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識別”。

三是發揮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和定點協議的醫療機構的作用,儲備相應的藥物,通過遠程或者上門巡診診療服務,做到感染老年人診療的“早干預”。

四是健全養老機構感染者的轉運機制和就醫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效率,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時候,養老機構如果提前預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床位比較緊張時,要求民政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協作,統籌轄區內的其他醫療資源,優先為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安排接診和病床,做到“早轉診”。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攝影 陶繼東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 天天要聞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今天進入立夏節氣象徵著春天的告別與夏日的開啟然而立夏並不等於入夏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為夏季開始所以瀋陽離真正的夏天還需要等一段時間近日冷暖空氣在天空下展開拉鋸戰把日子切成了色彩斑斕的調色盤明天沈城是多雲有時晴的天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