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患者找中醫看診,醫生看了一眼她的保溫杯,說病根找到了!

2023年01月11日18:29:03 健康 1031

上午有一位老患者來找我複診,她第一次過來我這裡還是在疫情之前,2019年年底過來面診了一次,之後因為疫情,都是遠程看診了。

19年8月的時候,這位患者在自己的排便中看到了血塊,趕緊去醫院做了腸鏡,結果發現了腸息肉,醫生給她安排三個月後做手術切除。患者本人是不想手術的,想着還有三個月,就借這段時間試試中醫,於是找到我的門診。

腸息肉患者找中醫看診,醫生看了一眼她的保溫杯,說病根找到了! - 天天要聞

面診時我就發現,這位患者隨身總帶着保溫杯,到時正是秋冬交際的時候,她倒出的水都冒着熱氣,一問之下才得知,她平時就有胃腸冷痛的癥狀,吃涼的食物或者肚子着了涼風,就會疼很久,所以她隨時帶着保溫杯,就是擔心外面找不到溫熱的水喝。

這是非常典型的脾胃虛寒癥狀,而且情況比較嚴重了,脾虛造成水濕內停,水濕聚而成痰,痰濕凝結在腸內壁上最終形成了腸息肉。

腸息肉患者找中醫看診,醫生看了一眼她的保溫杯,說病根找到了! - 天天要聞

想徹底解決患者的息肉,必須把脾胃虛寒這個根源問題解決掉,用溫熱藥材補養脾陽,祛散掉盤桓於脾胃中的寒氣。寒氣除,痰濕消,腸息肉就不會繼續發展,也不會反覆發作。

到這一步,如果患者如約去做手術,那這個息肉被切掉後就不會再複發了。但這位患者不想挨這一刀,那就得用化痰散結的藥材,以藥力來化解息肉本體。

腸息肉患者找中醫看診,醫生看了一眼她的保溫杯,說病根找到了! - 天天要聞

這方面我比較喜歡用蟲類藥材,如全蠍、白僵蠶、蜈蚣等,聽上去比較可怕,但實際運用時,它們可以快速消減結節、息肉這類“肉疙瘩”的體積,甚至對惡性腫瘤也有作用。

熱葯解脾寒,蟲葯消息肉,如此雙管齊下,標本兼治,可使息肉自行化解,且不會再複發。事實上也是如此,患者回去服藥一個月,她持續多年的胃痛胃寒就消失了,後來她複診過兩次,吃了三個月的葯,我就不讓她吃了,勸她再約腸鏡複查。

腸息肉患者找中醫看診,醫生看了一眼她的保溫杯,說病根找到了! - 天天要聞

之前患者約好的手術因為疫情拖延了,等到六月初才又做了一次腸鏡,當時她已經斷葯好幾個月了,複查結果顯示,腸內壁非常光滑,之前的息肉早就消失不見了。

我是中醫內科醫生馮春祥,在中醫臨床有五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擅長運用中藥化解各類結節、息肉,如果你有相關的問題,可以私信告訴我。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裡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 天天要聞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很多人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明明按時吃藥、按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卻還是揮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寧,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小毛病接踵而來,原本想靠點葯和休息緩解,結果發現效果遠不如預期。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拉肚子?難道真的是所謂的“腸胃虛弱”?其實未必,這種情況背後可能隱藏着更嚴重的問題,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種疾病。一、吃東西總拉肚子,真的是腸胃虛嗎? 很多人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吃完東西沒多久,肚子就開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馬上就要入伏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尤其是那些長期和抑鬱情緒鬥爭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療往往都充滿了挑戰。你會發現,很多抑鬱的老人不僅是心理上的痛苦,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響了。說到底,心裡不舒服,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以前喜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提起來二甲雙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傳統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可謂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上不僅可以單用,還可以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聯合治療。二甲雙胍天天服用,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聞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老年人有這樣的困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這其實就是便秘在作祟。據統計,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較高,約為15%-20%,而在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