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了,咳嗽嚴重,會是肺炎么?需要CT么?會是重型么?如何應對?

2022年12月29日20:41:07 健康 1647

大家好,我是李醫生。

這幾天我後台收到大量信息,大家集中反饋了一個問題:陽了幾天,或者轉陰後幾天,還在咳嗽,劇烈咳嗽,會不會是肺炎?要不要做CT?會不會致命?

看得出大家都很緊張,人們對未知的事情緊張是正常的,沒關係,為此我也根據自己淺薄的經驗和理論知識給大家做些解釋,希望能有幫助。

1.陽了,為什麼會咳嗽?

這是第一個問題。

最新的指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2022年3月份發布)告訴我們,感染新冠病毒後,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乾咳、乏力。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覺減退或者喪失、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症

上面一段話,字數不多,但基本概況了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

大家看到了么,只要感染新冠病毒,臨床表現重點就是發熱、乾咳、乏力。不管你是輕型,還是普通型,都可能有發熱、乾咳、乏力。

陽了,咳嗽嚴重,會是肺炎么?需要CT么?會是重型么?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這個很容易理解,病毒在上呼吸道肆虐,不管是在咽喉、氣管、肺部,只要引起了炎症,就會有液體滲出,這些東西刺激了咽喉、氣管、肺部,就會引起咳嗽,而且是乾咳為主,痰不多。

所以感染新冠病毒後,除了無癥狀感染者不會有咳嗽(否則就不叫無癥狀感染者了),輕型、普通型都會有咳嗽的,所不同的是,輕型是因為炎症波及咽喉(可能還有氣管)引起的咳嗽,普通型是有肺炎了,所以當然也會咳嗽。

2.咳嗽是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么?

不是。

病人為什麼會咳嗽?其中生理病理機制有些複雜,我盡量簡單講。可以這麼說,但凡是耳朵、鼻子、咽、喉、支氣管、胸膜等感受區受到刺激,或者說鼻咽部到小支氣管整個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時,都可能導致咳嗽。咳嗽咳痰是一種病態現象,但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現象。

新冠病毒感染後,會有五種表現:無癥狀、輕症、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無癥狀當然就不會有咳嗽了,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無癥狀了。

輕型,指的是有發熱、咳嗽、乏力、咽痛等癥狀,但炎症沒有波及到肺部,只在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活動,這時候查胸部CT是看不到有肺炎的。輕型,顧名思義,癥狀也相對輕微,沒侵襲到肺,更加不可能危及生命。

普通型,指的是具有發熱、呼吸道癥狀等,跟輕型的癥狀類似,關鍵的不同是普通型已經波及到肺臟了,有肺炎了,做胸片或者CT能看到肺炎表現,臨床醫生給病人聽診雙肺可能聽到有濕啰音(意味着肺部有炎症滲出)。

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指的就是肺炎嘛,沒有肺炎還能叫新冠肺炎么?所以有肺炎了才能稱之為普通型,這才名副其實。這在2020年初的時候更加如此,但到了2022年尾,感染新冠病毒後絕大多數都是無癥狀和輕症,普通型都少了,所以感染新冠病毒後不能再稱之為新冠肺炎了,應該稱之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更加合適。

陽了,咳嗽嚴重,會是肺炎么?需要CT么?會是重型么?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我們能根據病人有無咳嗽來區分輕型和普通型么?

當然不行。

因為這兩個形式的感染都可能出現咳嗽,如果你不給病人安排一個胸片或者CT檢查,你都不知道誰是輕型、誰是普通型,即便臨床醫生給你聽診了雙肺,也不一定能可靠地做出結論。但在主觀上,我們還是能有一些分辨的辦法的:如果有肺炎的話,多數情況會有更加明顯的咳嗽、咳痰,而且發熱時間可能延長,甚至會有胸痛等表現。尤其是如果還合併氣促、胸悶,那就更加可能是肺炎(普通型)了,只不過當出現這麼明顯(咳嗽咳痰、胸悶氣促)的臨床表現時可能已經不是普通型了,而是重型。

大體來說,不能根據有無咳嗽來區分輕症、普通型。由於現在的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都是無癥狀和輕症,所以當你有咳嗽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輕症,而不是普通型。

3.咽痛好了,也退燒了,但咳嗽愈演愈烈,為什麼?

這個問題很多見。

這個問題也不是只在新冠疫情期間才有的,在這之前臨床上就很常見。比如你感冒了,或者流感了,或者急性支氣管炎了,會有發熱、咳嗽、咳痰、乏力等表現,用了葯後恢復地差不多了,不發燒了,肌肉也不痛了,人也精神了,可是咳嗽還在繼續,甚至愈演愈烈,這是何故呢?

這叫感染後咳嗽

當感冒(鼻病毒等引起)本身急性期癥狀消失後,咳嗽仍然遷延不愈,臨床上稱之為感冒後咳嗽。後來發現,除了感冒會這樣,其他的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等等(當然也包括本次的新冠病毒感染),也可能導致此類咳嗽,所以現在統稱為感染後咳嗽,而不再局限是感冒後咳嗽

為什麼會有感染後咳嗽呢?原因不十分明確,目前認為是多種原因綜合因素,比如病原體感染可能損傷了氣道黏膜、氣道仍然有炎症、氣道高反應及咳嗽敏感性增高等等。

感染後咳嗽的病人,去做胸片或者胸部CT是無異常的,因為它不是肺炎,它咳嗽不是因為肺部有炎症,而是因為上述原因。病人多數是刺激性乾咳(說話或者吃東西容易引發咳嗽)或者咳少量白色黏痰,可以持續3-8周,甚至更長時間。但總的來說,這是自限性的,遲早會自己好。

陽了,咳嗽嚴重,會是肺炎么?需要CT么?會是重型么?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關鍵是我們得確切知道自己的咳嗽是感染後咳嗽,而不是其他原因。現在很多人陽了後有咳嗽,過了十天八天好的差不多了,但咳嗽還是很明顯,也僅僅是咳嗽,沒有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等,做了胸部CT也沒異常,那這種就是所謂的感染後咳嗽。當然,不排除有極少數人存在其他疾病導致的咳嗽,比如咳嗽變異性哮喘。

怎麼治療感染後咳嗽?沒有特效藥。關鍵是用止咳藥,通常無需用抗生素。止咳藥可以選擇第一代抗組胺藥物,比如撲爾敏酮替芬(這類藥物不算止咳藥,但是部分情況的確能止咳,原理是減少滲出刺激),或者其他止咳藥,如果止咳藥效果都不好,可以嘗試短期內用口服激素,比如潑尼松,但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總的來說,感染後咳嗽十分常見,自限性疾病,不要擔心。

4.咳嗽很厲害,時間很長了,很害怕變重型,怎麼辦?

有辦法。

首先要安慰你,如果僅僅是咳嗽,而沒有明顯胸悶、氣促、氣短、呼吸困難等等表現,沒有其他缺氧表現,甚至你自己家裡有血氧儀檢測了血氧飽和度都是正常的(95%以上),那就不用擔心,僅僅是咳嗽而已,不至於有肺炎,更不可能是重型肺炎。

上述我們講了,輕型、普通型都會有咳嗽,當然重型也會有咳嗽,但是重型病人多數在發病後1周內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如果你沒有氣促(呼吸頻率≥30次/分),家裡自測血氧飽和度>95%,就真的不用擔心。

你的咳嗽,應該還是感染後咳嗽,不是肺炎引起的咳嗽,更加不會是重型肺炎。

如果你不放心,那就去醫院做個胸片或者CT,如果CT壓根沒看到肺炎改變,那就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只不過現在這個態勢,去醫院做CT恐怕也不簡單。如果你是年輕人,或者說年齡<60歲,沒有明顯的基礎疾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等),基本上感染新冠病毒都是無癥狀或者輕症,少數是普通型,很少數是重型,從概率上來看,你得重型肺炎的概率比中頭彩還難。

此外,如果你觀察自己情況,沒有胸悶氣促,沒有呼吸困難,走路上樓梯也不氣喘,洗鍋洗廁所也是舉手投足就搞定,那就說明心肺功能很好,不要害怕這個咳嗽。

說來說去,實在害怕的,為了睡個安穩覺,那就得做CT,或者買個血氧儀,盯着。

對於年紀大的,有基礎疾病的,如果也僅僅是有咳嗽,那也不用太擔心,咳嗽並不是衡量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胸悶、氣促、氣短、呼吸困難才是。

5.血氧儀是不是一定要買?

當然不是。

年輕人(指南認為<60歲都算年輕),沒有基礎疾病的,一般來說感染後都是無癥狀、輕症,輕症的表現就是發熱、畏寒、咽痛、乏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等等,輕重因人而異,反正就沒有波及到肺部,不會有胸悶氣促、氣短、呼吸困難等表現。

重型診斷標準是這樣的:

陽了,咳嗽嚴重,會是肺炎么?需要CT么?會是重型么?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看到沒有,重型的除了會有氣促,還會有血氧飽和度降低,≤93%(正常人>95%)。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會盯着自己的血氧儀,看看血氧飽和度會不會掉到93%以下。其實不是太必要,一般來說,如果血氧飽和度掉到93%以下,都會有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缺氧表現了,不至於什麼感覺都沒有。

網絡上雖然有宣傳說什麼沉默型肺炎,就是說一直沒癥狀,突然就不行了那種,我不知道這個說法來自哪裡,我沒去核查來源,不知道新冠感染有多少這樣的病人,但從平時的肺炎來看,所謂的“沉默型肺炎”是很少的,即便有,那也是一些有着明顯基礎疾病的病人,尤其是卧床的老年人,因為他們對癥狀可能不敏感,所以特別要警惕血氧飽和度。如果真的有這麼嚴重的肺炎,病人是不可能沒有任何錶現的,即便沒有顯著的咳嗽、咳痰,那也會有發燒,即便沒有發燒,那也會有精神狀態不好、乏力、胃口變差等等,只不過這些癥狀不特異,普通人沒辦法與肺炎聯繫起來。

對於普通的人,能走能動的人,具有正常社會功能的人,不至於有所謂的“沉默型肺炎”的。長期卧床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咳嗽咳痰可能不明顯,胸悶可能也不會說,但是精神狀態變差、不愛說話、胃口不好,那是實實在在會表現出來的。

當然,不管怎麼說,家裡有老年人的,尤其是基礎疾病的,或者直接就是長期卧床需要照料的,那當然需要一個血氧儀,會安心很多,起碼多一個觀察窗口。前提是買一個質量過關的,不要買那些咋咋呼呼的,數值忽高忽低的,容易嚇死人。

6.止咳藥有哪些?

這個是大家很關心的。

止咳效果最好的,應該是嗎啡類藥物,比如嗎啡、可待因、二氧可待因、羥地巴酚之類的,但是現在這些藥物已經管控了,容易出問題,不給賣了。這些藥物直接作用於鎮咳中樞,並且會有成癮性,效果最好,副作用也算最大。

陽了,咳嗽嚴重,會是肺炎么?需要CT么?會是重型么?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既然那些成癮性的止咳藥不給賣了,那我們目前都是退而求其次。比如非成癮性中樞性鎮咳葯,這類藥物包括右美沙芬、噴托維林。

右美沙芬是目前用的最廣的非成癮性鎮咳藥物,鎮咳強度跟可待因差不多,正常劑量水平使用無鎮痛和催眠效果,對中樞沒有抑制作用,不產生成癮性。大劑量使用時也會有中樞麻醉作用,所以要注意。

噴托維林效果也不錯。

雖然右美沙芬、噴托維林能有效治療慢性咳嗽,但也僅50%左右有效。而且對於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這兩個藥物效果就麻麻地(一般般)了。

對於感染後咳嗽,上面我們也講了,首選第一代抗組胺藥物,比如撲爾敏、酮替芬等,大家可以嘗試,多喝水也是重要的。此外,適當用一些抗炎藥物,比如孟魯司特鈉也可能有效果。

中醫中藥也有止咳的,但我不擅長,這裡不分析,大家可以酌情使用。

希望本文能給予大家一些幫助。

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 天天要聞

山大齊魯醫院回應“子宮肌瘤男性患者”論文

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被網友廣泛議論。論文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子宮肌瘤男性患者”引發質疑。據報道,上述論文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在線公開時間為...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 天天要聞

本周三起瀋陽連續三天有雨,氣溫再搭“過山車”

今天進入立夏節氣象徵著春天的告別與夏日的開啟然而立夏並不等於入夏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大於或等於22℃為夏季開始所以瀋陽離真正的夏天還需要等一段時間近日冷暖空氣在天空下展開拉鋸戰把日子切成了色彩斑斕的調色盤明天沈城是多雲有時晴的天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 天天要聞

“不開綠燈”的麻醫生和“仗義執言”的女護士

前兩天我寫“肖飛事件”後,原配谷醫生的處境會如何?我收到了這樣的一條評論: “請你不要補刀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肖飛也是北大醫學部的高材生,也曾經拯救過很多病人,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