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醫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患者把生命交給你,是對你的極大信任。敬畏生命,行醫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態。”前海人壽韶關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文忠說。

30多年前,文忠還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就讀博士,在他出門診時,接診了一位血涕患者,文忠為其進行常規檢查後,並沒有發現異常。這時,文忠的博士導師再次對其進行了仔細的檢查,說:“你再仔細看看,不要錯過任何細節。”文忠聞言拿起間接鼻咽鏡又反覆細心地檢查了幾遍,才在鼻咽部一個非常不起眼的部位發現了一點異常,取活檢後證實是鼻咽癌。這件事情深深觸動了文忠,也讓其受益終生,對每一位患者的檢查都需要仔細,確保沒有遺漏的地方,成為了他深刻在骨子裡的職業習慣。
時光如白駒過隙,多年過去,文忠已從青澀的醫學生成長為資歷深厚、頭銜如珠的耳鼻喉科教授,治癒患者不計其數,還培養出了3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無獨有偶,一次他帶着他的研究生出診時,遇見了一位一側耳悶患者,他的學生看後直接給患者做了聽力學檢查,結果報告提示是鼓室積液,擬準備收入院手術。這時,文忠憑藉豐富的經驗和全面細緻的準則,讓學生為患者再約一個鼻咽鏡檢查,結果發現鼻咽部有一個腫塊,經活檢後確認是鼻咽癌。既是巧合亦是必然,細心的習慣避免了兩次誤診。
在一名醫生的職業生涯里,難免會遇到一些非常緊急的病例。文忠說:“對於有些患兇險急症的人來說,醫生幾十秒的判斷和決策也許就決定了他的生死。”

他曾遇到過一位二十幾歲的年輕患者,被送到急診室時,表情痛苦,呼吸急促。送她來的男青年說:“醫生,醫生,你快看看我女朋友,她呼不了氣了。”文忠為患者進行檢查並詳細詢問情況後得知,患者是突然出現呼吸急促,短期內沒有緩解的跡象。依據他多年的經驗判斷,應該是急性會厭炎。這種病症非常兇險,如果不立即處理,患者會被活活憋死。
文忠當機立斷,決定就地進行氣管切開術,於是立刻通知門診護士,把患者抬到門診處置室,爭分奪秒完成了氣管切開術,術後患者呼吸恢復正常,電子喉鏡檢查後證實是急性會厭炎。若非搶救及時,按照常規流程辦理入院,也許就挽回不了這一條生命。
“責任與良心是初衷,謹慎和細心是基礎素養,透過複雜表象找到根源與規律的洞察力亦不可或缺。”文忠說,這些特質的背後是數十年的深耕,是無數次面對患者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如今,文忠帶着他的寶貴經驗加入前海人壽韶關醫院,並賦能整個耳鼻咽喉科團隊,旨在為每位患者提供更嚴謹、更全面、更權威的診斷,讓他們得到更及時、更專業、更有效的治療。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潘俊宇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