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療法——典型病例

2022年10月31日09:24:23 健康 1272

森田療法是由日本的森田正馬博士於20世紀20年代在日本創立的。森田療法的創立不是像精神分析那樣源自於一種心理學及精神病學的理論的發展,也不像行為療法那樣出自某實驗研究的結果的延伸。它是森田正馬從事數十年精神治療的探索以後又以安靜療法、作業療法、說服療法、生活療法為基礎的合理結合和改進、創造的結果。這其中還融入和體現了森田正馬個人成長經歷、個性的豐富內容以及濃厚的東方文化色彩。

森田療法——典型病例 - 天天要聞

前面介紹了森田療法——典型病例 - 天天要聞

病例二:神經性嘔吐

患者,男,36歲,已婚,本科,幹部

患者自幼體健,生活順利,聰明好學,成績優良。22歲時因失戀而出現抑鬱、煩悶、悲觀,並在此期間首次發生嘔吐,連續數日不能自行緩解。在內科未能明確診斷,以輸液等對症治療後漸好轉。本科畢業參加工作,28歲結婚,婚後夫妻感情很好,未再發生嘔吐。31歲年妻子分娩後,嬰兒窒息死亡,患者精神上受到打擊,又出現焦慮、悲觀、失眠、嘔吐,但較前次略輕。再經對症治療三個月漸恢復。33歲年妻子第二次臨產,患者即開始出現以前癥狀,妻子分娩後,嬰兒因病不久夭亡,患者精神癥狀及嘔吐隨即加重。每食後即吐,不能工作,生活也需別人照料。雖治療後癥狀緩解,但此後時常感到心慌、胸悶、胃部不適,並開始經常服用速效救心丸及其他中、西胃藥。

至35歲年妻子第三次生育時,儘管孩子出生前後一切順利,母子平安,但患者仍焦慮、緊張和嘔吐。經親屬悉心照料,請中西醫多方診治,病情再次緩解,但此後每逢孩子發燒、妻子生病、工作繁忙、勞累等都可引起嘔吐。患者在各醫院進行消化道造影、胃鏡、心電圖、B超、超聲心動圖及各種化驗等多種檢查,除發現有一因發育不良所致的輕度食道裂孔疝外,未發現有其他陽性體征。本次又因勞累後嘔吐連續三個月未能緩解,遍處求醫無效,後求治於心理諮詢師。患者住院後,每日嘔吐3~4次至10餘次不等,還伴緊張、焦慮、全身顫抖、坐卧不安,身體極為虛弱。經體格檢查,於入院第十天開始森田心理治療,方法採用住院式森田療法,以下為治療經過。

絕對卧床期:

患者第一天卧床安靜平穩,第二天後開始感到煩躁、悲觀,對治療方法懷疑、傷心落淚,整日唉聲嘆氣,食慾下降嘔吐加重,增至每日8~9次。針對此情況,根據森田治療的原理,除每日仍要求病人記日記外,還給病人提出了幾個有關問題,引導其深入思考,以提高其對本人個性心理特徵、病態心理形成、現癥狀的實質以及治療方法的認識,每日查房時對其嘔吐等癥狀並不給予特別關注和處理。此時病人十分痛苦,但也意識到醫生的態度及所提問題都是針對個人的病態心理的,開始接受醫生指導,並有了新的認識。

病人日記摘抄:“對待病因,無論其表現形式如何多種多樣,都是焦慮造成的,不要把病看得十分嚴重,而應該順其自然,不要把注意力總放在身體上。既然沒病,為什麼那麼神經質呢?現在想起來以前實在可笑,天天像老病夫一樣,到處聯繫看病,真是弄假成真。”此期治療中,嘔吐嚴重時口服補液鹽水1000毫升。嘔吐在一度加重後開始有所緩解,患者表現由緊張、焦慮、抵抗轉向平靜、合作,全身顫抖亦未再發作。

輕作業期:

患者在此期開始仍有較嚴重的反覆嘔吐,但能按治療要求堅持從事作業勞動,通過簡單勞動培養信心、耐力,並在醫生指導下改變對癥狀的態度和認識,從而達到接受癥狀且不與之對抗,從反覆多年的恐懼和心理衝突中解脫出來。患者經過連續四天輕作業且同時伴有每日2~3次嘔吐和精神痛苦後,開始有所領悟,部分地接受癥狀,表示不再急於消除癥狀,每次嘔吐也不再緊張、恐懼了。隨着病人接受醫生指導,態度轉變,嘔吐隨即明顯減輕,在輕作業的第四天,患者開始體驗到解脫愁苦的輕鬆。病人在日記中寫道:“雖然對森田療法的理論有了一些了解,但關鍵是實踐,今天我堅持盡量少卧床,跟上治療程序,經過一天的工作,雖然身體覺得疲勞,但心理上感覺很好。”

重作業期:

患者在此期的表現及心理體驗均有明顯改善,現工作認真努力。隨着治療進程,緊張、焦慮、悲觀等基本消失。嘔吐在重作業期的第三天自然停止。患者感到很高興、興奮,對本次不靠藥物治療甚覺滿意,治療信心越發堅定了,患者在日記中是這樣寫的:“勞動進入第三天,我仍然感到腰酸背痛,但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感,看來多活動一下有好處,我體驗到,以前生活中存有很大的惰性,得過且過,對生活興趣不大。卻把注意力放在個人身上,看來森田精神要把注意力引向外面,進行建設性的生活很有道理,值得自己認真反思。”

恢復期(社會生活準備期):

患者回單位和家庭可以基本適應工作和家庭生活,體會到一種特有的喜悅心情,在工作幾天以後,因工作緊張,又發生焦慮、手抖、嘔吐,但很輕微,這時針對患者實際生活依照森田療法的實踐原則和方法給予指導,鼓勵患者按要求努力實踐,患者表示接受這些指導,有信心像健康人一樣去生活,重新建立自己的健康的心理應付方式。

患者在醫生鼓勵下堅持工作,未曾服任何藥物,一周後癥狀自然緩解並能適應現崗工作。外出活動也輕鬆愉快。在以後的十幾天里平靜、自然地經受住了工作調整、孩子生病、本人拔牙手術等事件,未再發生嘔吐、焦慮等癥狀。飲食、體力均有較大改善,體重增加4公斤。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後隨訪,患者工作、生活情況良好,癥狀未再複發,痊癒。

病例三:神經性貪食症

患者,女,大學文化。

自幼生長發育好,13歲月經初潮,有規律。15歲時身高1.54米,體重65公斤,人稱小胖胖。一次偷吃母親留下的食物,怕長胖遂引吐,其後引吐次數漸多致體重下降。16歲食量猛增,每餐主食1斤,外加大量菜類。每餐之後皆用手引吐,吐後又吃零食。16、17歲停經二年,至入院時月經周期20~90天不等。18歲後食後可自行嘔吐。大學畢業後在某公司任職,上學及工作後除一日三餐外,還偷着吃大量零食,有時一口氣吃1斤餅乾,食後再吐。由於每餐後必吐,患者從不敢在沒有衛生間的地方吃飯。

近二年家人發現患者有暴食後嘔吐的現象,試圖限制其吃主食和零食,但毫無效果。做CT及其他消化系統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均正常。由於患者暴食並嘔吐影響了其工作(不能出差),在家人勸說下住院治療。入院後軀體及神經系統檢查未見異常,身高1.58米,體重49公斤,無感知覺、思維和情緒障礙。自述控制不住地想多吃,因怕胖才嘔吐,現稍用力就能吐出胃內容物,對大量進食繼之嘔吐並不感到痛苦,對月經不規律無所謂,願意配合大夫治療其進食障礙。

入院診斷為神經性貪食症。開始常規治療,首先限制患者主食每天8兩,限制其零食,同時給予藥物治療。治療中患者常偷吃雙份飯,偷別人零食吃,且每次進食後皆吐。治療4周無效,患者仍有多食慾望及每餐後嘔吐,患者認為待體重降到47公斤就可不吐了。徵得患者同意做森田治療,停用所有抗抑鬱劑和抗精神病藥物。在絕對卧床期間只給其每日三餐(定量)。患者對限吃零食和水果能接受,且能保證中午餐後不吐。在絕對卧床期的第六天患者情緒焦慮,提前一天自行結束第一期治療。

在森田療法二期(住院七周)患者能根據要求少談話,每晚記日記。患者日記中反映,當控制進餐後頭腦出現想嘔的願望時心裡很是不安和焦躁。醫生鼓勵患者飯後活動,發現她很喜歡打乒乓球,便每天飯後為其找一位病友或醫護人員打乒乓球,以度過其焦慮階段。二期治療後患者嘔吐次數減為每天一次或不吐,體重增至48.5公斤。住院第八周外出半天看望住院的父親,返院後情緒不穩、煩躁,每餐後皆吐。患者認為自己病未治好,還連累父親生病住院,情緒消沉,對治療失去信心。

醫生反覆鼓勵患者積極投入到森田療法三期治療中去,並請患者指導病房中黑板報的美工,患者漸漸能深入到治療中來。一次患者與森田小組病員和醫護人員去香山爬山遊玩,青山綠水、紅花綠樹使每個人都心曠神怡,大家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一起野餐,非常開心。回家途中詢問患者因何不吐,患者驚訝地發現這次飯後完全沒有要吐的想法——“沒意識到”,醫生立即召集所有病員討論此事,患者認識到只要全心全意投入到某一活動上,完全可以去除想嘔吐的思想並且沒有痛苦,自己總結“領悟到了什麼是真心的”及“像健康人那樣生活就能得到健康”。此後患者信心大增,按森田治療要求順利做完了第三期和第四期,做森田療法四期時患者已能做到每餐後皆不嘔吐。

同時發現,隨着食後不再嘔吐,原來強烈的進食慾望也消失了,對自己的體重也有了新的認識。第十二周出院時體重增至49.5公斤,飲食正常,飯後不吐,感到自己的體重完全在標準體重範圍,沒什麼可擔心的。出院八周後隨訪,患者飲食正常,食後不吐,體重49.5公斤,月經周期為40天。

通過以上三個典型病例,希望大家也可以加深對森田療法的認知,同時也歡迎大家私信我或評論,一起溝通交流,共同進步。

接下來我會在明天的文章里談談自己對森田療法的心得體會。

森田療法——典型病例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布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布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 天天要聞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張家港市健康護航·“新”有所醫關愛新就業群體健康項目啟動,張家港市首家“小哥體檢中心”正式揭牌。外賣小哥在“小哥體檢中心”體檢。通訊員 袁藝/攝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 天天要聞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醫生說我膽固醇高,給我開了他汀……可是我還愛吃肉,還能吃嗎?”“聽說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提問,在門診上幾乎天天都能遇到。確實,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力選手”,很多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