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2022年10月14日15:58:10 健康 1663

房屋前,娟娟(化名)抱着寶寶和丈夫拍下全家照,一家人言笑晏晏,我們很難將她們與“癲癇病”這樣的字眼聯繫在一起——但,娟娟的確是一名癲癇病患者,而且是只有一側大腦半球的癲癇患者!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15歲那年,娟娟不幸患上癲癇,在與癲癇抗爭的長達6年之久的時間裡她承受了無盡的痛苦,不但承受疾病折磨,同時還要面對巨大心理壓力,因旁人對癲癇的不理解和恐懼而被排擠,生活被打亂,學業停擺...本是青春飛揚的花樣年華、本該對人生充滿各種期待的她,從那時起,卻被病魔糾纏。

癲癇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嚴重的是娟娟是因右側大腦半球萎縮導致的癲癇發作,右側大腦半球基本無功能。幸運的是,2018年,21歲的她癲癇發作終於得到了控制,而且只有一側大腦半球的她語言表達、運動、感覺等功能均沒有受損。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2020年,術後2年複查時核磁共振檢查

2022年國慶節,我們從她給她的主刀醫生昆明三博腦科醫院副院長、功能神經外科主任任傑的祝福信息中了解到,而今她不僅與相愛的男孩組建了幸福的家庭,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工作,還解鎖了“新身份”,成功誕下自己與丈夫愛情的結晶,擁有更加獨特的生命體驗——成為一個母親!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圖中內容為娟娟發給任副院長的信息,你能想象出一個只有一側大腦半球的女孩兒能夠有這麼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嗎?


娟娟的經歷,就足以說明癲癇其實並不可怕,只要科學、正規的治療,也可以很好的回歸社會!


那麼,她從失控的人生里慢慢重獲生命的美好,逆襲成功,究竟經歷了些什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她的故事,也希望你能在她的故事裡找到希望!





01


花季少女因癲癇病受歧視,人生一度黯淡無光!


據娟娟講述,2013年,上初中的她,在學校時,沒有明顯誘因,突然癲癇發作,出現發作性呆愣,隨後出現左側手臂發麻的癥狀,而且每次發作時均伴有犯困、出現視物重影的現象,每次持續時間約3-4分鐘,每次發作被人呼喚名字後方可清醒,起初約半個月發作一次,大家都不以為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是癲癇,以為就是疲勞所致,也就沒有就醫。

隨着發作頻率的增加,老師發現了娟娟的異常,告訴了她的父母,就醫才被確診為癲癇,讓她從此走上了一條與癲癇頑強抗擊的不平凡人生之路。

為了控制癲癇發作,她不得不輾轉於大理、昆明的各大醫院,也嘗試了各種“土藥方”,然而病情卻時好是壞,很難控制住發作,學校也因知道她得了癲癇這麼個“怪病”,怕影響到學校及其他同學,將娟娟勸退了。學業的中止、周圍人的歧視、疾病的折磨、治療花費也讓原本幸福的家漸漸的債台壘築,只能用“絕望、黑暗”來形容那一刻的感受。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難能可貴的是,娟娟的父母從沒放棄過治療的慾望,最終也是父母的堅持讓她能夠正視自己的病,變得越來越堅強,想辦法治療。


02


專家對症治療巧除病魔,助其恢復健康,最終順利婚育!


或許與癲癇的抗爭是漫長無期的,然而,誰說癲癇患者的天空就只有陰霾?

就在娟娟21歲那年,偶然得知一個癲癇患者在昆明三博腦科醫院治療後沒再發作,於是,多年求醫無果的一家人抱着有希望就要去試一試的心態來到了醫院。

入院後,昆明三博腦科醫院副院長、功能神經外科主任任傑對娟娟既往病史、治療情況、癥狀學、影像學及檢查結果等進行了詳細地了解和認真地分析,初步診斷為癥狀性癲癇,肢體活動已經受到影響,左側上肢精細動作差。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術前檢查

完善腦電圖檢測、頭顱核磁共振(MRI)、wada實驗等全面檢查後,腦電圖結果提示:腦內存在癲癇樣放電,且右側大腦半球放電明顯;MRI結果提示:右海馬硬化,右側大腦半球萎縮,考慮為致癇灶可能;wada試驗結果提示:雙側肢體運動、語言、感覺等功能為左側半球支配,考慮右側大腦半球基本無功能,被左側大腦帶代償。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結合檢查結果,任副院長聯合多學科專家會診評估,認為娟娟符合大腦半球離斷指征,最終為其制定了“右側額顳開顱島周大腦半球離斷術”的治療方案。

任副院長介紹:“患者右側大腦半球萎縮,病灶是明確的,但是這種情況下引起的癲癇發作靠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基本控制不住發作,只能尋求外科手術。好在我們做了wada實驗後,發現患者右側大腦半球基本無運動、語言、感覺等功能,已經被左側大腦半球代償支配,這種情況下選擇離斷手術是再適合不過的。離斷手術與以往的半球切除術相比較已經有了質的發展,不需將腦組織切除,只需要將傳導的各種纖維與右側致癇灶徹底離斷,使大腦異常放電不能擴散,就能達到控制癲癇發作的目的,而且從長遠看,離斷手術儘可能的保證了大腦完整性,規避了半球切除將會帶來的遠期併發症。

2018年8月3日,手術由任副院長主刀,一病區、電生理監測等多學科的配合下,共用4小時55分鐘順利完成手術。

少女抗癲癇6年後終於迎來康復,順利結婚生子,重獲生命的美好 - 天天要聞

術後出院時核磁共振檢查

術後至今,癲癇沒有再發作,2022年國慶節,娟娟給任院長發來感謝信息,短短四年的時間,她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不但擺脫了癲癇的困擾,還收穫了幸福。

任副院長感慨道:"在他治癒過的眾多癲癇患者中,娟娟算是很特別的一個,柔弱的女孩子,面對病魔卻異常的堅強,她能有今天的幸福跟她有一個顆敢於和病魔抗爭的心,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離不開關係,作為一名癲癇醫生,由衷的佩服這個小姑娘。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在當今的社會中,癲癇患者並不在少數,甚至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中也都有癲癇患者,即使得了癲癇,患者依然有機會通過正規科學的治療獲得治癒,但這需要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堅強樂觀的面對,只要不自暴自棄,一樣可以創造奇蹟!"


免責聲明: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代替個人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到院諮詢醫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肺鱗癌五年生存率情況介紹 - 天天要聞

肺鱗癌五年生存率情況介紹

肺癌作為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着人類健康。其中,肺鱗癌是肺癌的一種重要病理類型,約佔原發性肺癌的40%-51%,好發於老年男性,且與吸煙密切相關 。
我國艾滋病現狀與發展趨勢(2025年更新) - 天天要聞

我國艾滋病現狀與發展趨勢(2025年更新)

1. 疫情總體情況感染人數:截至2024年底,全國現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總數達 135.5萬例(其中HIV感染者74.98萬例,AIDS患者60.52萬例),累計死亡47.4萬例48。新增病例:2024年新
想瘦別亂吃!快來看看減肥期間芋頭到底能不能吃 - 天天要聞

想瘦別亂吃!快來看看減肥期間芋頭到底能不能吃

減肥期間,每一口食物的選擇都關乎體重變化,不少人在面對芋頭時,心中都會犯嘀咕:這種香甜軟糯的食物,減肥期間能吃嗎?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從芋頭的營養成分、熱量、食用方法等多個角度來分析。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幫助你在減肥路上科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