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而每個季節,對應着人體五臟,身體需要迎合自然的一個變化,維持平衡,才能舒坦,反之就容易導致惡疾。在傳統醫學當中,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心主神明,肝主藏血,所以值此春夏之交,既要養心,又要護肝。
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想要養好肝,除了自身的一個心態之外,飲食也是重要的一環,老話就說養肝,要適當吃酸,微酸的食物,可以促進肝臟生成膽汁,同時還可以幫助身體排毒。
相對來講,這個時候養肝比養心更加的重要,《黃帝內經》有云:"四五月,春夏之交,陽氣漸盛,萬物華實。"此時肝氣仍處於旺盛階段,而夏初心火漸起,正是"肝木生心火"的過渡期。抓住四五月養肝黃金期,既能疏解春季積鬱,又能為夏季養心奠定基礎。
那麼這個時候如何通過飲食來養肝疏肝調肝呢?肝喜歡的一菜一肉,春夏交接碰到多吃,它們分別是什麼呢?
一菜:枸杞豬肝瘦肉湯
枸杞性平,味甘,歸肝、腎經。很多人覺得它只是補腎,其實不然,它最大的作用其實是滋補肝臟,如果經常頭暈目眩、視力模糊,或者是經常肝血不足,肢體麻木,甚至是長期用眼,熬夜的人,都應該多吃一點枸杞。
食材:豬肝、瘦肉、枸杞葉、枸杞子、薑絲。
做法:1、豬肝切片放一大勺澱粉抓拌一下沖洗乾淨,再用清水泡出血水。2、豬肝、瘦肉加入薑絲,加少許鹽和胡椒粉,一勺澱粉,一勺食用油抓拌均勻腌制半小時。3、枸杞葉洗乾淨瀝干水分備用。4、水開加入豬肝、瘦肉煮3-4分鐘,撇乾淨浮沫,加入枸杞葉。5、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調味,最後加入枸杞子即可。
一肉:清湯羊肉
這個時候適當吃上一點羊肉,其實對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它入脾、肝、腎經,而且能夠起到很好的養肝護肝的一個作用,不過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一次性不能吃的太多,要吃的少一些,在吃法上,也不能用過於辛辣的一個做法。
食材:羊肉羊排,蔥,姜,白芷,花椒,陳皮
做法:1、羊肉水泡1小時泡出血水,洗凈冷水下鍋加白醋焯水洗凈;2、倒適量清水加蔥姜花椒白芷煮開;倒入焯好水的羊排大火煮20分鐘,小火燉30分鐘;3、煮好後加入枸杞適量鹽大火煮3分鐘,出鍋撒上蔥花香菜即可。
吃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調製一個料汁,然後吃的時候,蘸上一點料汁就可以直接開吃了。
春夏交接的時候,是養肝護肝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註意,多吃一些綠色的蔬菜,還有就是多吃紅色的菜,像枸杞,還有牛肉、羊肉這些也都是不錯的一個選擇,可以很好的滋補我們的身體,並且還能及時的給身體補充營養成分。
最後,我們除了吃之外,平時要避免久坐,多去外面走一走,放鬆一下心態,這樣才能更好度過季節交替,順利的過渡的夏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