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一身輕鬆”,可想而知,長期的便秘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而更為可怕的是它給我們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長期便秘不僅會引髮膚色暗沉、長痘、長斑等皮膚問題;影響身體正常代謝,加重肥胖;導致失眠、煩躁、多夢、抑鬱、焦慮等精神障礙;甚至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
為什麼不少人便秘一直反反覆復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從根源上祛除導致便秘的病根。祖國醫學《黃帝內經》講“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指出身體內部出現了問題,一定會在身體表面顯現出來。說到底便秘只是一種表現,該病症的根源其實在於體內臟腑的失調。
其中,在導致便秘的病因病機中,有一類較為常見,那就是脾虛痰濕引起的便秘,樂啟生中醫團隊的李秉傑主任結合臨床實踐總結道,這一類便秘關鍵病機在於脾虛失運,導致津液停聚,痰濕阻滯,氣滯不通,從而引起便秘。臨床上多表現為:大便黏滯不爽、排便不盡、排便費力、排便周期長為主要癥狀,兼有胸悶脘痞、納呆腹脹、身體困重、面色晦垢、眩暈、噁心、口中黏膩、舌體胖大、舌苔白膩等癥狀。
長期便秘,可能是脾虛痰濕引起!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包括人體氣血津液的化生及運輸,也負責體內水液的輸布,如果脾胃的運化受納功能失調,升降失常,濁陰不降,阻滯大腸氣機,就會導致出現傳導無力,糟粕內留的情況,從而誘發便秘。
李秉傑主任也指出,氣機不通、津液不足是導致便秘的最常見的兩種病機。打個比方,食物經消化後產生的“糟粕”從體內排出到體外的過程就好比小船在河道的遊走,氣機是推動“糟粕”排出的動力,也即小船的動力;津液則相當於河道的水,在體內則主要起到潤滑腸道等作用,氣機不通、津液不足就會導致“糟粕”停留難以排出。
其中,痰濕是導致氣機不通的常見因素,《黃帝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當我們的脾虛了,脾運化身體水液的能力減弱,就會導致水液停滯而生濕,長期發展會變為痰濕,痰濕滯留,阻遏氣機,則大便不通。另一方面,脾虛也可導致津液化生不足,從而導致大便秘結不通。
健脾祛濕化痰,擺脫便秘困擾!
需要注意的是,脾虛痰濕引起的便秘,應慎用瀉下藥,以防導致脾胃損傷加重。針對這類根源在於脾的便秘,要想從根源上解決便秘問題,關鍵在於從脾入手,以健為疏,消補兼施,即通過健脾來達到疏通的目的。
舉個例子,比如59歲的劉女士,便秘3年多,長期使用開塞露助排便。因便秘加重前來就診,主要表現為大便乾結,時有腹脹,上腹隱痛,食慾差、消化不良,睡眠差;觀其舌可見舌質紅,舌苔薄且黃膩。中醫治以健脾祛濕,行氣通便。
擬方:太子參、麩炒白朮、茯苓、薏苡仁、法半夏、陳皮、黃芩片、仙鶴草、百合、佛手、煅烏賊骨、白及、麩炒枳實、炒竹茹、萊菔子、決明子、蒲公英、煅龍齒(先煎)。7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二次服。
服上方後,劉女士自述便秘稍有改善,腹脹改善,腹痛未再發作。舌象可見舌紅苔薄黃。上方加冬瓜仁、冬葵子,繼續服7劑。
三診:劉女士訴大便排出通暢,偶爾有腹脹。舌象同前,調整組方,繼續服7劑。後經四診、五診,諸症悉除。
事實上,針對劉女士的病症,主要以四君子湯合用溫膽湯為健脾化痰基本方,在此基礎上行氣潤腸,進行加減配伍。四君子湯是健脾益氣的常用經典方劑;溫膽湯則重在理氣化痰,隨證加減使用。二診時,患者胃痛已經完全好轉,胃脹癥狀減輕,大便乾結稍有好轉,所以加冬瓜仁、冬葵子,增強潤腸通便的力度。此後的複診,方葯均以首診方多次加減,圍繞着健脾祛濕,行氣通便這一原則,劉女士多年的便秘等問題也得到解決。
以上相關內容表述望能讓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證指導的朋友也可通過點擊我頭像進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