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2022年10月13日17:17:34 健康 1277

張姐是一名家庭主婦,孩子大了不用自己帶,生活十分清閑,心情也放鬆。老話說“心寬體胖”,這兩年張姐的身材像被吹了氣一樣,開始橫向發展。她最近去醫院做了全身體檢,多項檢測結果都處於臨界值,把她嚇壞了。醫生告知若再不少吃點,身體就要出大問題了。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張姐十分疑惑,人家都說“能吃是福”,她吃得香睡得好,身體怎麼會出問題呢?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多少與壽命有關嗎?不妨了解

老人總愛說,人一輩子吃的飯是有數的,該吃的飯吃完了,人也就走了。其實這只是當初生活條件不好,吃不飽肚子,用這樣的話自我安慰,並沒有科學依據。飯量與壽命之間沒有絕對的聯繫,但是食物是身體運轉的動力,飯量大小會間接影響生命質量,進而損耗身體。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如果像張姐一樣飯量太大,會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過重,對身體沒有好處。其次隨着年紀的增長,身體代謝就會減慢,增加肥胖風險,“三高”等問題也會隨之出現,可見“能吃”並不是福氣。

反之如果吃得太少,攝入的能量不夠,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等問題,同樣影響身體的正常運轉。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國外一項研究顯示,每餐飯吃到七八成飽時,身體的代謝恰到好處,體內循環機能好了自然容易長壽。咱們國家也有“三餐不過飽,無病活到老”的俗語,可見每餐飯吃到七八成飽最為合適。

吃飯做到這3點,長壽與你相伴

1、粗細糧搭配食用

想要控制好飯量,建議大家日常將粗糧細糧搭配食用。相比精細糧食,粗糧中含有的膳食營養更為全面,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增加飽腹感,吃得少又能頂飽,是日常養護身體不錯的選擇。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大部分粗糧不易消化,平時可以在三餐之外囤一些粗糧製作的零食,味道好易吸收,比如七度方五黑糕。它是用黑豆黑米等穀物,結合桑葚黑枸杞等製作的糕點。粉質研磨細膩,老人孩子都能放心吃。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此外,七度方五黑糕中沒有任何多餘的人工添加成分,調味時選用天然蜂蜜,減輕糕點的甜度。吃起來更加凸顯穀物的清香,營養又解饞。兩餐之間當零食吃幾塊,既能緩解飢餓感,又能補充能量,一舉兩得。

2、吃飯時細嚼慢咽

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都很快,吃飯也只能“見縫插針”,或者邊看電視邊吃飯,一心二用,很容易控制不好飯量。加上食物嚼得不夠細碎進入肚子里,自然會加重消化負擔。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食物咀嚼不夠充分,消化系統分解不出來足夠的消化酶分解食物。就會引發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甚至便秘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食物是滋養身體的基礎,消化不好,牽一髮而動全身,會給身體造成多種傷害。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總之,吃飯時盡量避免干別的事情,每口飯建議咀嚼30次左右,把精力都放在享受食物上面,細嚼慢咽身體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3、飯前喝一杯水

很多人吃飯很難控制量,一不小心就吃撐。那不妨在吃飯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喝杯水,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能增加飽腹感,被動幫助自己控制飯量。一段時間後不僅身體輕盈,精神狀態也更好。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如果覺得喝水味道太過寡淡,可以沖泡一杯三川歸黑豆漿粉。黑豆和黑米的“王炸組合”,讓豆漿的口感綿密清爽。有了麥芽糖醇的加持,大大降低豆漿的熱量,頂飽解饞的同時還不用擔心會長肉。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三川歸黑豆漿粉的包裝也很講究,定量小袋獨立包裝方便攜帶。不管在哪吃飯,只要有熱水,飯前沖泡一杯豆漿當飲品簡單又快手。幫你補充營養、控制飯量,順便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人生在世,誰也逃不過一日三餐。總而言之,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調整飯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離長壽更近一步。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今起,南京這家社區醫院新院區啟用 - 天天要聞

今起,南京這家社區醫院新院區啟用

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又有好消息~南京江寧區方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院區於今日啟用新院區增設了眾多新設施、新科室現在就一起去看看吧方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天元東路6號的淳化街道方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8835.51平方米,共設置醫療床位32
復旦大學迎建校120周年,超120位復旦醫療專家為市民義診送“醫”靠 - 天天要聞

復旦大學迎建校120周年,超120位復旦醫療專家為市民義診送“醫”靠

在復旦大學即將迎來建校120周年之際,17日上午,復旦大學攜手楊浦區人民政府,在見證上海百年工業文明轉型、承載城市更新使命的楊浦濱江東方漁人碼頭舉行“百廿復旦、健康同行”大型義診,復旦上醫精心組織各附屬醫院集中為市民提供線下義診和線上科普服務。此次義診活動為超過3000人次的市民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義診現場,...
萬病源於堵!打通身體“淤堵”的方法都在這裡了,通經絡、凈五臟、補氣血,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萬病源於堵!打通身體“淤堵”的方法都在這裡了,通經絡、凈五臟、補氣血,現在知道還不晚

老張今年68歲,退休後生活悠閑,但最近他總感覺不舒服:胸口時常發悶,稍微運動就氣短,晚上還手腳冰涼。老伴看着他坐立不安,勸他去醫院檢查,結果卻沒有什麼大問題。朋友推薦他去找小區里的李老中醫。李老中醫仔細把脈後問:“老張啊,是不是最近有心事?
中藥香囊製作、中醫諮詢、中藥茶飲品嘗……中醫養生市集受熱捧 - 天天要聞

中藥香囊製作、中醫諮詢、中藥茶飲品嘗……中醫養生市集受熱捧

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通訊員 郝淼淼 楊東易用新潮、好玩的方式,解鎖中醫健康“盛宴”。5月17日到18日,極目新聞聯合武漢恆隆廣場開設“好樂市集”,推出主題市集——“City青年養生指南”。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九州上醫館、湖北夏小中醫院等多家機構在現場為市民提供中醫養生諮詢、中藥香囊製作、中藥茶...
甲亢突眼患者診療新希望!愛爾眼科16城24院專病門診引進首款國產靶向葯 - 天天要聞

甲亢突眼患者診療新希望!愛爾眼科16城24院專病門診引進首款國產靶向葯

極目新聞通訊員 茜穎近日,我國甲狀腺相關眼病(TAO)治療領域迎來里程碑突破:首款國產IGF-1R靶向藥物替妥尤單抗(N01注射液)正式在全國16個城市的愛爾眼科醫院投入臨床應用。作為國內目前唯一可逆轉TAO病程進展的創新療法,該藥物的上市不僅終結了我國長期依賴進口靶向葯的歷史,更以單療程費用僅為進口葯1/15的經濟性,...
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雨小智”助力“全科社工”解民憂 - 天天要聞

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雨小智”助力“全科社工”解民憂

“我已經滿60周歲了,領取養老金需要辦什麼手續嗎?”5月9日,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平湖街道西苑社區的社工劉倩雲遇到前來諮詢的居民,她熟練地拿起手機,打開“雨小智”AI政務問答,將老人的需求輸入。幾秒後,系統給出了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和時間地點的詳細介紹,劉倩雲逐字逐句給老人講解。圖為西苑社區社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