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張春燕
“按照以往的工作模式,公衛醫生要一個一個撥打電話,詢問患者近期血壓控制情況,往往電話全部打完,就得好幾天。現在,機器人從公共衛生管理系統讀取老年人信息,自動給老年人打電話詢問血壓控制情況,同時也可以發送短信,敦促老年人按時吃降壓藥,幾分鐘就可以完成隨訪工作。”嘉峪關新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近日,依託“智能語音外呼系統”,嘉峪關新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社區內的640位高血壓患者進行了隨訪。該系統還可根據和居民的對話內容生成相應的統計報表,幫助醫生分析相關情況,解決了傳統人工電話費時、費力、覆蓋面窄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提高了各醫療機構對於慢病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截至9月底,嘉峪關市11家基層醫療機構已使用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服務22619人次,成功率達到89.9%。
這個被基層醫療機構廣泛使用的“智能語音外呼系統”,就是今年我省10件為民實事中提升老年人慢性“四病”健康管理水平項目的成果之一。該項目主要是通過搭建人工智能賦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平台和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實現智能語音外呼、人工智能輔助診療、運行監管三大功能應用。
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5月底,全省就已基本實現了人工智能慢病管理核心能力平台、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核心能力平台,智能語音外呼系統、智慧慢阻肺管理系統、智慧腦卒中管理系統、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運行監管系統共2個平台、5項應用系統的建設,能有效輔助基層醫生開展老年人慢性“四病”篩查、隨訪管理、健康宣教、輔助診療等服務,提高慢性“四病”管理的覆蓋率、針對性和有效性,規範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基層醫生電子病歷質量,提高基層醫療診斷合理率,降低漏診、誤診率。
據了解,今年初,省政府將“提升老年人慢性‘四病’健康管理水平”列為2022年10件為民實事之一,提出要藉助人工智能、智能語音、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慢性“四病”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促進老年慢性病風險人群分級分類精準管理,提高老年人慢性“四病”早期發現率和早診早治率,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項目啟動以來,省衛健委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相關工作規劃和要求,積極應用人工智能賦能老年慢病管理信息平台和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全面輔助基層醫生開展老年人慢性“四病”篩查和管理服務,加快推進疾病防控關口前移,使得全省老年人慢性“四病”健康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有力推動我省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