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主任,我這段時間總是覺得胸悶胸痛,還老是心慌,怎麼辦啊?”
這是我之前接診過的一位冠心病患者,60來歲,吃了三四年的葯,控制得還算穩定,大毛病也沒犯過。不過後來,因為家裡親人去世,受了刺激,當時就覺得胸口發悶,心前區十分疼痛!
打這之後啊,只要情緒受到點刺激,心口就難受得不行。後到醫院檢查,結果說是下臂心肌缺血,患者心想,吃了那麼多的西藥,就像嘗試中醫治療,不想一輩子都搭在西藥上!
刻診:患者脈沉細、苔薄白、舌質暗且舌邊有齒痕。
你看啊,患者有冠心病史,並且還有過心絞痛的情況。這說明身體內有瘀血,心脈瘀阻,影響了氣血的正常運行。中醫有不通則痛,所以這也是為何他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會覺得胸悶、心慌、心口疼了。
那麼這個時候就有人說了,既然是有瘀血,那就活血祛瘀,癥狀不就好了嗎?
大錯特錯!這就是大家存在的誤區,沒有把患者的情況綜合考慮來看,只看到了病症,所以中醫還需要通過舌診來觀察身體的內在情況。
他的舌邊有齒痕,並且脈沉細,典型的心氣不足,心脾兩虛!脾虛,則無法生化氣血,舌體失養胖大。而脈道也因此沒有氣血來充實,所以脈沉細。
所以脾虛、氣血不足才是導致這位患者心脈瘀阻的真正原因。脾虛,導致心血得不到供養,長期如此,就容易形成瘀血。
針對這種冠心病,不單單是活血化瘀就可以了,這是標,還要把心脾照顧到,補養心脾,使心脈氣血更加充盈,這是本!標本都兼顧到了,這樣,問題才能解決!
根源找到了,就可以對症開方了!
見方:黃芪、人蔘、白朮、茯苓、當歸、木香、遠志、桂枝、龍眼、酸棗仁、甘草、丹參、川芎。
那具體的用藥思路是怎樣的?
你看黃芪、人蔘、白朮、茯苓、當歸、木香、遠志、桂枝、龍眼、酸棗仁、甘草,這幾味葯其實源自於歸脾湯,打蛇打七寸,所以用藥就要直擊深處,把根本的問題解決!
黃芪、人蔘、白朮、茯苓都可以健脾益氣,但是現代用藥,多數會用党參替代人蔘,也可以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木香,是用來理氣的,以免補得太多,其實就相當於交通指揮員的部位,使補而不滯。
當歸、龍眼、酸棗仁,這三味葯是用來補養心血的。整個一看,心脾兩虛的問題就解決了!
治本的方式有了!標的不適肯定要照顧到,川芎、桂枝、丹參就派上作用了。川芎活血,讓滯緩的血脈流通起來,丹參,既能活血也可養血。桂枝是用來溫通心脈,緩解瘀堵的。
瘀血解決了,癥狀也就慢慢消退了!再加上對心脾的調理,這就是整個的用藥思路!
提醒:方子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辨證加減,如有需要,我可以為大家調方,但不會給通用劑量!不建議自行用藥,以免不對症,耽誤病情!
如有疑慮,可在評論區留言,或者告訴我的學生@蘇主任助理,有時恢複信息不及時,學生一直都在身邊,可以幫助大家把病情反饋給我!
#心血管健康百問百答##健康科普大賽##健康真知計劃##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