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貴的眼霜,熬最晚的夜,大家好我是精神科夏主任,這句話我聽到很多年輕人講過。
“能熬夜,就證明自己還年輕。”但是你知道嗎?睡好覺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
失眠是萬病之源,但有些人依然對於睡眠問題毫不關心,甚至一些人還存在很多誤解。
今天夏主任說一下關於睡眠的幾個誤區,看看有沒有你不知道的。
1、睡眠不足可以補回來
有些人認為,晚上沒有睡好,那明天多睡會補回來不就好了,俗話說,“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通常情況下,人體是可以克服睡眠不足帶來的疲勞繼續工作學習的,但那也只是暫時的,因此,一味地想要通過“調整狀態”的方法來縮短睡眠時間,也是不可行的。長期下去會對腦神經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
2、睡眠時間越長,睡眠質量越好
人們的睡眠周期可分為,“入睡階段、淺睡眠、深度睡眠、快速眼動期”4個階段。
通常情況下,一個睡眠周期約為90-110分鐘,當這樣一個周期重複4-5次後,人們就會醒過來,由於每個人自身都存在差異,因此,所謂的睡足八小時,也並不是真正衡量睡眠質量好壞的標準。
3、做夢就等於睡眠質量不好
不少人會認為,一夜無夢,就是說明睡了個好覺。其實,「做夢」算是一種極為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說,一個人經常性地做噩夢,或是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其它不良表現,如夢遊、夢話等,那就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專業診斷了。
4、睡前喝酒有助睡眠
“睡前喝點酒,可以睡更香”,這樣一個看似毫無問題的說法,其實是大錯特錯。酒精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可以使人們較快入睡,但是酒精所致的睡眠狀態,卻無法使人進入深度失眠,而是會讓人僅停留在淺睡眠階段。
然而,若長時間處於這樣一個睡眠狀態,極易造成睡眠障礙。
長期睡眠不足給人們帶來的傷害,遠不止停留在人們肉眼可見的疾病上,而更多的是,它會提升很多高風險疾病的患病率。例如,心臟病、抑鬱症,糖尿病等等。
睡得好不好,其中一個自測標準,就是第二天是否可以精神抖擻的工作、學習。如果沒有影響到正常生活,一般不需要太多干預。如果對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影響,那就要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
把握住睡眠,就是把握住健康,我是夏主任,有睡眠障礙的朋友,可以找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