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醫療技術水平的迅速發展,PICC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置管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臨床,為中長期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提供極大幫助。“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該項技術雖為患者減少了反覆穿刺帶來的痛苦,但每周一次的導管維護卻由於各種因素成為了困擾患者的最大問題。為有效解決轄區內PICC置管患者的導管維護問題,不斷深化基層醫院優質護理服務,2021年7月中心PICC導管維護專科門診成立至今,已為眾多PICC置管患者帶來福音。
專業團隊,品質服務
中心PICC導管維護門診在區域醫聯體華山醫院寶山分院的支持下,建立了PICC導管維護專科門診團隊,以二、三級醫院專科門診規章制度、操作標準為藍本,結合中心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要求的標準化流程,定期進行專業授課培訓和考核,實現全流程同質化管理。
經過團隊成員的不斷實踐探索,今年申報的“一種可摺疊及升高的便攜式PICC專用多功能護理箱”等2項專利已獲得國家專利授權。團隊從PICC患者角度出發,力求設計出在導管維護過程中能切實滿足患者各類需求、提高維護服務質量的實用型用品。例如,在長達20分鐘的維護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導致多數患者的手臂與操作檯面不能完全貼合,針對這一技術性問題,團隊成員以患者們維護時的切身感受為設計基礎,通過成員之間不斷的頭腦風暴與反覆實踐,最終成功設計出既能滿足患者需求,同時便於護理人員操作的PICC多功能護理箱。
疫情無阻,用心守護
今年,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上海這座大都市按下了暫停鍵。在長達兩個多月的封控期間,對於大多數不具備PICC導管維護專科門診的社區醫院而言,區域內PICC置管患者的維護成了一個大難題,必須由120救護車閉環轉運至二三級醫院進行維護。尤其在疫情較嚴重時期,醫療資源極其緊張,患者多容易產生焦慮心情,針對這一情況,團隊第一時間聯繫街道,對轄區內PICC置管患者排摸登記,對有維護需求的患者進行電話預約。團隊隨即安排3名專科護理人員每周輪班穿上“大白”上門進行PICC導管維護,切實解決了眾多患者的燃眉之急。
疫情封控期間,中心累計上門PICC導管維護200餘次,切實維護好PICC患者的“生命通道”,被病友們親切地稱呼為“血管清道夫”。
堅守初心,力求突破
目前,中心門診護理團隊中已有3名專科護理人員取得PICC導管維護適任證。從最初的一周1到2名PICC患者導管維護,到如今累計PICC導管維護650餘次,專科門診的迅速發展由量變走向了質變。開診以來,共收到患者及家屬錦旗3面,書面表揚5次,口頭表揚十餘次,正是他們的肯定才讓專科門診在基層社區醫院的開展顯得更有意義。
今後,中心導管維護專科門診將增加PORT輸液港治療維護,為轄區內更多有導管維護需求的居民帶來延續性護理服務,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切實解決患者的實際困難,將延續性護理服務落在實處,做好醫養結合的“橋樑”。
中心門診護理團隊正逐步成長為一支擁有強技能、高素質的社區門診護理隊伍。通過醫聯體內聯動二三級醫院,輸送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及護理技能的提升,團隊將不斷探索對區域性導管維護門診社區示範性培訓基地及護理綜合培訓基地的建設。
來源:上海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