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小吃,很多人都喜歡,無論對於成人還是小孩的誘惑力都很大,尤其是寶媽身份級別的,更是嚴格要求自家小孩少吃零食。但從今天開始大家也可以換個思路,從挑選健康的零食開始,解饞又營養。
對於經常逛超市的人,首先你要做的是遠離這3種含有反式脂肪酸的美味,最好不買為宜。
什麼是反式脂肪酸?
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壞脂肪”,它在純天然食品中幾乎很少,常出現在加工後的食品當中,尤其是食品廠家為了降低食品變質、口感差、便於保存等。
採用“把液態油脂轉變成可以塗抹的半固態脂類)的加工方式,其中的反式脂肪酸雖然可以起到更加酥脆的效果,但危害有目共睹。
經過醫學研究證實,如果攝入較多的反式脂肪酸,很有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增加血栓的形成。對於男性而言,還有可能會影響自身荷爾蒙的分泌,對精子產生負面影響。
對反式脂肪酸有個初步印象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哪些零食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甜點、糕點:
這樣的美食常被人們當作早餐或加餐的食物,單不說它本身就不建議大家經常吃或過量吃,因其含有較高的脂肪與熱量,還有反式脂肪酸的危險。要想更好地分辨,建議大家在購買零食時,仔細查看後面的配料表成分,如果看到人造奶油、人造黃油,要警惕反式脂肪酸,最好不買為宜。
如果偶爾想要解饞,更建議大家購買含天然奶油的蛋糕,少吃一點,則相應地通過運動消耗即可。
餅乾:
很多餅乾中有夾心,其中夾心可能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成分,同樣會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大家在購買時需仔細查看配料表成分。還有肥胖、需要減肥的群體,因餅乾是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還需少吃或不吃為宜。
油炸食品:
眾所周知,油炸食品美味卻不健康。其實,不光如此,在任何食物經過油炸時,都需要大量的植物油,而油脂受到熱分解之後,不停暴露在高溫之下,不僅會食物本身的品質變差,還可能形成反式脂肪酸,且加熱溫度越高,可產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也就會越高。
這類食品往往需要大家少吃或不吃,相比於油炸食品,原味食材才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