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術後腿腫如“象腿”,高超顯微手術巧消腫

2022年06月28日15:11:25 健康 1868

淋巴水腫是一種高致殘性的慢性疾病,以往認為該病不能治癒,但隨着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這種現狀已大為改觀。一位宮頸癌術後被左下肢嚴重淋巴水腫困擾兩年多的女子,便在廣州和平骨科醫院蘭榮玉主任團隊顯微手術治療下,使“大象腿”成功“縮水”。

宮頸癌術後出現“象皮腫”,行走困難

4年前,61歲的王女士做了宮頸癌切除術,一年半後,她的左下肢出現水腫,一開始沒在意,之後左腿逐漸增粗,腫脹明顯,皮膚粗糙堅韌如象皮,長有棘刺,還有一些小潰瘍表面滲液,伴有疼痛,影響日常行走。

因在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佳,後來王女士慕名找到廣州和平骨科醫院顯微外科團隊。

女子術後腿腫如“象腿”,高超顯微手術巧消腫 - 天天要聞

入院時測量左大腿周徑為56厘米

醫院創傷顯微手四科蘭榮玉主任對她的病情進行詳細評估後認為,王女士因宮頸癌淋巴清掃術後出現左下肢淋巴迴流障礙,因病情嚴重,保守治療已難以奏效,建議採用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治療方法——淋巴結皮瓣移植,這種方法臨床療效確切。

淋巴水腫有惡變可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淋巴系統是身體的第二套循環系統,它有兩大功能,一是過濾淋巴液,去除微生物和細胞碎片,二是激活免疫功能。

淋巴水腫是由於淋巴循環障礙引起淋巴液在組織間隙滯留,出現組織水腫、脂肪沉積、慢性炎症及組織纖維化等病理改變的疾病。

淋巴水腫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干預,後期可形成“象皮腫”,繼發感染和潰瘍形成,而組織感染會加重水腫,形成惡性循環,少數病例還有惡變可能。因此,一旦發生淋巴水腫,將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淋巴結皮瓣移植,術後1周明顯消腫

據蘭榮玉主任介紹,淋巴結皮瓣移植手術是將身體的其他部位含有淋巴結的皮瓣移植到受淋巴水腫影響的部位,將滯留的淋巴液引導回靜脈系統,從而減輕肢體的腫脹,改善肢體的外觀及功能。

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顯微手術,需要主刀醫生有高超的顯微外科技術和爐火純青的手術技巧。

針對王女士的情況,蘭榮玉主任制定了從右上臂內側遊離帶血管、淋巴結的皮瓣移植到左足踝部的手術方案。王女士同意後,第二天蘭榮玉主任帶領科室手術團隊為她進行了血管化淋巴結皮瓣移植手術,經過近7個小時的精心手術,王女士安然返回病房。

術後一周,左下肢水腫明顯消退,測量大腿下段周徑39厘米(術前為49厘米),小腿最高點周徑33.3厘米(術前為41厘米),順利出院。

女子術後腿腫如“象腿”,高超顯微手術巧消腫 - 天天要聞

術後左腿明顯消腫

淋巴手術後堅持康復鍛煉防複發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淋巴水腫在常見罕見病中排第11位,全球患者數目達1.7億。四肢淋巴水腫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近年來以繼發性更為多見。有文獻報道,術後淋巴水腫的發生率分別為:乳腺癌 6%~30%、盆腔惡性腫瘤1%~47%、頭頸部腫瘤22%~56%。

蘭榮玉主任提醒,淋巴結皮瓣移植手術雖療效確切,但並非一勞永逸,淋巴管猶如下水道一般,如果不及時清理,很有可能會導致複發。所以,淋巴手術之後還需要堅持進行康復鍛煉,並做好自我護理。

淋巴水腫患者自我護理?

1.促進淋巴迴流:利用機械方法或手法,從肢體的最遠端開始,沿淋巴管的方向向近心端擠壓,促進淋巴迴流。

2.運動:主動和被動的患肢運動,促進淋巴迴流,正確使用彈力繃帶彈力襪

3.抬高患肢:利用重力作用促進淋巴迴流,減輕水腫。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李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