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幾啦,飲茶先啦!”這是前段時間網絡上一個很熱門的“梗”。
說起茶,茶起源於我國,流傳到現在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家裡的長輩總喜歡閑談之餘,泡上一壺茶,細細品味。
然而到了現代,關於茶大家開始提出自己的疑問:
“喝茶到底是防癌還是致癌?”
“茶喝多了,身體會不會發生不好的變化?”
那真相到底是如何呢?
一、喝茶究竟防癌還是致癌?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知道茶葉中的成分。
一般來說,晒乾的茶葉中,含有93%-96.5%的有機物以及3.5%-7%的無機物。其中,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生物鹼等生物活性成分比例較高,具有抗菌、抗氧化、消炎甚至調節免疫力等作用。
不過,對於喝茶防癌還是致癌這個問題,不同的研究有着不一樣的結論。
2019年,有學者做了一個調查,涉及我國5個城市和5個農村,包括年齡在30-79歲之間的50萬人,目的是評估喝茶與癌症的關係,具體到胃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6種癌症類型。
調查結果發現,將吸煙、喝酒等與癌症相關的高危因素排除之後,喝茶與其中5種癌症的發生風險都無關,但是喝茶量與胃癌發生風險有一定的關聯。喝茶的時候,添加的茶葉量超過4g以上的人,發生胃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與攝入過多茶葉中的咖啡因有關。
二、長期喝茶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那麼,長期喝茶,對身體有沒有好處呢?看看以下證據:
喝茶與心血管的關係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一項研究發現,喝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研究對8萬多名中國人進行了為期6年的隨訪,結果發現:長期喝茶的人,血液中的具有保護血管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速度更慢,同時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降低了8%。
研究人員認為主要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消炎等作用,有助於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恢復血管彈性,降低血脂等。
喝茶與血糖的關係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8萬多名無糖尿病的成年人和3萬多名糖尿病成年人為期11年的隨訪數據後發現:
在無糖尿病人群中,每天喝茶的人與從不喝茶的人相比,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8%。在糖尿病人群中,每天喝茶的人與從不喝茶的人相比,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10%、微血管併發症發生風險降低了12%。
喝茶與大腦的關係
茶葉中的茶多酚可以抗氧化,清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延緩衰老速度,減少腦部炎症,保護血管內皮和血管功能,預防老年痴呆。國外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喝茶,可以將老年痴呆的時間推遲2-4年。
三、3類人群不宜喝茶
只不過,喝茶雖健康益處諸多,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茶,以下3類人不建議喝茶:
一是孕婦,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茶多酚和咖啡鹼,會對胎兒產生較大的刺激,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二是肝臟疾病患者,茶水進入體內之後要經過肝臟代謝,對於肝臟本身存在病變的人來說,無法完全代謝茶水,喝茶會給肝臟增加負擔,進一步損傷肝臟組織。
三是尿結石患者,茶葉中含有草酸,會與尿液中含有的鈣質形成結石,使病情加重。
延展——長期喝茶可以減肥嗎?
有人說,喝茶可以去油解膩、消耗脂肪,因此長期喝茶可以起到減肥的效果,是真的嗎?
其實,從理論上來說,要想降解脂肪,就需要一種叫脂肪酶的物質。但是,茶葉中並沒有這種物質,所以喝茶是無法刮油的。
此外,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可以興奮神經,增加能量的消耗,但是對基礎代謝的影響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不能起到減肥的作用。
不過,對於有的人來說,喝茶之後刺激大腦興奮,可能會產生運動的慾望,就有助於降低體重。但從本質上來講,是運動的功勞,而不是茶葉的本事。
所以長期喝茶是不可以減肥的,真正有效的減肥方法是健康飲食、合理運動。
其實,我們不必太糾結於喝茶是防癌還是致癌,只要自己本身喜歡喝茶,而且體質又適合喝茶,就可以適當喝茶。無數研究和實踐證明,適量喝茶,總歸是對身體有一定好處的。
參考資料
[1]《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隔夜茶還能喝嗎?答案令人大吃一驚…》.科普中國. 2021-04-20
[2]《長期喝茶,心血管病風險降低8%!但這幾種茶最好別喝》.CCTV生活圈. 2021-04-15
[3]《喝茶的兩種錯覺,你可能都有》.央視網.2021-05-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