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2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它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於1992年發起,旨在提高公眾對精神衛生問題的認識,動員各方努力支持精神衛生。世界衛生組織《2013-2030年精神衛生綜合行動計劃》強調了為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適當服務所需的措施。我國在2012年首次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以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各項權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明確指出提高常見精神障礙防治和心理行為問題識別干預水平,加強嚴重精神障礙管理。
可見,各方越來越重視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精神心理健康問題。
關於精神分裂症的一些事實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精神分裂症影響全球約2400萬人或每300人中的1人1。根據中國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中國精神分裂症的12個月患病率為0.6%,據此計算,中國約有800萬精神分裂症患者2。
精神分裂症是全球15大致殘原因之一。大約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時患有精神/行為障礙3。
與一般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過早死亡風險高出3.5倍。據估計,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別縮短了19歲和16歲4。約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於自殺,這一比例遠遠高於一般人群。據報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殺未遂發生率在18%-55%之間5。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有病恥感,不敢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因為一些人可能會被固有印象影響而歧視精神分裂症患者。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精神病患者沒有獲得專業精神衛生保健治療1。
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可能失業、無家可歸、生活貧困、難以完成家庭和自我護理,並高度依賴家人的持續護理和心理健康支持。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壯年期發病,這是個人最有可能在經濟上有生產力的時候。無疑精神分裂症對個人、家庭、醫療及社會都造成了沉重的負擔6。
讓人欣慰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有大量有效的治療選擇,至少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經過專業治療後能夠完全康復1。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現多種癥狀,核心癥狀除了我們熟知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外,還有認知功能障礙7,8,事實上,至少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持久而嚴重的認知功能損害,並且在精神病性癥狀出現前認知功能損害已很明顯10,但卻可能被忽視。
- 陽性癥狀指精神功能的異常或“亢進”,通常表現為妄想、幻覺、胡言亂語、反覆的行為紊亂或失控、躁動不安等。
- 陰性癥狀指精神功能的“減退”或缺失,多表現為言語極少、對事物漠不關心、無法體驗興趣或愉悅、社交退縮。
- 認知障礙指正常認知或智力能力的障礙,認知影響注意力、詞語學習和記憶、二次記憶、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等9,10。
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知障礙的特點
1
認知損害不僅僅是“記性變差”9,1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個認知領域受損,受損最嚴重的七個認知領域包括:加工速度、注意力和警覺性、工作記憶、詞語學習和記憶、視覺學習和記憶、推理和解決問題、社會認知(圖1)。
圖1. 精神分裂症受損最嚴重的7個認知領域
2
認知障礙持續存在,貫穿疾病全程11-14
- 精神分裂症發病前期:精神分裂症的認知功能損傷可能出現在精神分裂症發作前更早時間,如兒童期。
- 精神分裂症前驅期:在疾病全面發作之前精神病患者存在一段較長的前驅期,在此期間大部分患者在反應速度、詞語記憶和識別某人是生氣還是高興等領域都存在輕中度的損傷。
- 首次發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已發現存在廣泛的認知功能障礙,涉及認知的各個方面,但每個方面受損程度不同,最顯著的認知功能障礙是信息處理速度、言語記憶和視覺記憶,受損最小的是注意維度和運動處理速度。
- 精神分裂症慢性期:大多數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具有縱向穩定性,但有一部分尤其是晚年患者認知功能可能會發生下降。
3
認知障礙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以上七個認知領域受損給患者生活各個方面造成諸多困難,例如無法集中精神閱讀學習,記不住剛剛讀過的東西,甚至記不住自己把東西放在哪裡,無法和其他人正常溝通和表達,難以完成出門乘車或者購物等日常簡單的事情。
4
認知損害影響就業和社交功能15,16
注意力、詞語記憶和工作記憶、推理和解決問題、社會認知是影響職業功能的受損領域。注意力和記憶力問題會影響工作任務的學習,執行功能在確定就業結果方面尤其重要,因為執行功能障礙很難得到矯正。另外,社會認知在決定職場交流成功與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社會認知缺陷的患者,無法準確識別他人的情緒及心理狀態,因此可能會導致較差的人際關係。
5
認知功能影響依從性及預後7,17
多數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差,表現為少服、漏服或過早中斷藥物治療。研究發現,記憶缺陷和記憶未來意圖的能力差、注意力下降、執行能力低等都與患者服藥依從性有關。而服藥依從性差更容易出現疾病的複發、再次住院等不良結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日常功能,給患者、家屬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心理負擔。
6
認知障礙是精神分裂症轉歸的關鍵14,18
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改變和認知功能的改變之間沒有聯繫,且沒有證據表明不同嚴重程度之間存在劑量依賴關係。即患者的認知功能不會隨着精神病性癥狀的消失而改善,提示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獨立核心癥狀,是疾病轉歸的關鍵,強調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知損害早期發現及治療的重要性。
目前,國內外的精神分裂症指南均將改善患者功能和生活質量作為治療目標7,19,20,認知功能與患者總體及特定結局功能顯著相關,認知障礙應作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治療目標之一。
然而,目前尚無有效治療專門針對精神分裂症認知障礙的藥物,現有抗精神病藥物對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仍具有爭議。認知矯正目前是認知障礙的最佳治療選擇,並且隨着技術發展,出現了計算機化認知訓練,人工智能等技術。一些針對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知障礙的藥物正在研發中,其中由勃林格殷格翰開發的BI 425809已完成全球II期臨床試驗,目前在進行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階段,並且中國同步參與III期臨床試驗。相信在未來,會有更豐富的治療選擇可以幫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好地改善認知,回歸社會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