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難以捉摸的敵人

2022年10月02日05:48:03 心理 1258

抑鬱症:難以捉摸的敵人 - 天天要聞

抑鬱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極端情況下,它可能導致一個人結束寶貴的生命。

抑鬱症不是懶惰,不是意志的弱點,不是壞心情。抑鬱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但在這場鬥爭中,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巨大的障礙——我們不知道自己在處理什麼。

你是幹什麼的?

讓我們從丹麥心理學家Eiko Fried的一項研究開始。他試圖將所有檢測抑鬱症的診斷量表結合起來 - 畢竟,它們應該是可以互換的,對吧?我想,但我沒有。

事實證明,在七個主要尺度中,沒有一個可以完全或幾乎完全對應於另一個。這意味着一個人可以經歷一個尺度,然後另一個尺度 - 結果將儘可能不同。

也許是炎症?

抑鬱癥狀很可能是由炎症引起的。至少,美國心理學家在2019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某些炎症標誌物(C反應蛋白)可以預測抑鬱癥狀的變化。

如果有更多的標誌物,一定要期待抑鬱癥狀的增加。因此,文章中的作者指出,沒有抗炎葯就不可能應對抑鬱症。我們還需要對炎症做些什麼[3]。

2019年8月,來自美國和丹麥的一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比較了精神障礙(包括抑鬱症)患病率和空氣質量的數據。事實證明,空氣質量差似乎與美國和丹麥人群中躁鬱症和嚴重抑鬱症的發病率較高有關。

這種機制尚未建立,但利用在動物身上獲得的數據,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問題是 - 你猜對了 - 炎症。

還是細菌?

但不僅空氣會導致炎症。2018年,來自美國的醫生髮表了一篇文章,其中他們表明炎症的原因之一是沒有蠕蟲(是的,蠕蟲,我們稱之為蠕蟲)。從現有數據來看,蠕蟲以某種方式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訓練”它?),它成功地對抗炎症。因此,一個人在精神病學方面的問題較少。

正如研究人員指出的那樣,你不應該只是感染蠕蟲 - 我們需要一種特殊的治療性蠕蟲來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但不會傷害身體的其他部位[5]。

然而,這不僅僅是關於蠕蟲和炎症。比利時科學家於2019年2月發表了一篇非常令人不安和鼓舞人心的文章。

他們發現抑鬱症可能是由於我們腸道的微生物群(以前稱為微生物群落)可以產生過多的γ-氨基丁酸。它是大腦上的天然剎車。如果有很多,大腦就會“放慢”工作:一個人不想要任何東西,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等等。抑鬱症的典型癥狀是顯而易見的。

相反,如果微生物群產生大量的3,4-二羥基苯乙酸,那麼這樣的人的情緒保持在高水平[7]。

這一切都意味著抑鬱症可能不是因為炎症,而是因為微生物群生活在你的腸道中。事實證明,如果你以某種方式調節它的多樣性,你可以擺脫抑鬱症。

也許是神經元的東西?

你可以想象,它並沒有就此結束。炎症和微生物群怪胎不能解釋所有抑鬱癥狀的病例。那麼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在神經元中。當神經元“感覺”更糟時,它們開始凋亡(如果簡單的話,就是自殺),神經發生減少,可塑性惡化,免疫反應增加。

簡單地說,大腦開始工作得更糟。

由於我們的整個心靈從大腦“流動”,大腦的惡化也惡化了我們心靈的工作。我們仍然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對我們來說,神經退行性過程仍然是七個海豹背後的一個謎。不知何故,基因參與其中,激素以某種方式參與其中,但我們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畫面。

就像沒有抑鬱症一樣。人太複雜,科學也太弱,無法給我們一個全面的答案。

如何應對?

首先,你需要康復 ,不僅要與心理學家一起研究抑鬱症,還要與醫生一起研究抑鬱症。例如,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的研究規程。

心理學家在對抗抑抑鬱症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功,這是肯定的 - 由於與心理學家合作,一個人的大腦被重建,抑鬱症的癥狀減弱或完全消失。

與此同時,這並不總是發生 - 這鼓勵研究人員重新考慮該領域的技術和工作方向。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有炎症或微生物群問題,與心理學家一起工作再多也不會幫助你。

所以醫生是必須的。

除了與心理學家一起工作並去看醫生之外,您還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奇怪的是,沒有那麼少。

1. 移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走路。最好在公園或森林裡,但你家的院子甚至廚房都可以。最主要的是移動,移動,進行運動。這種方法沒有最高的效率,但它不包含副作用。所有關於這一主題的研究表明,步行對抑鬱症患者非常有益。

2.聽悲傷的音樂。這可能看起來很奇怪,但悲傷的音樂反而改善了患有抑鬱症的人的狀況(即抑鬱症,而不僅僅是悲傷的情緒)。機制還不是很清楚 - 大概,這樣的音樂被證明是一種支持。當周圍的每個人都要求把自己拉到一起,聚在一起時,悲傷的音樂似乎分裂了一個人的狀態,告訴他,他們說,你並不孤單,你旁邊有人會支持你。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所以值得仔細應用這種策略 - 嘗試並監測你的狀況。也許是你悲傷的音樂會不合時宜。或者,相反,它會讓你的病情更容易[13]。

3. 記住好的一面。來自英國的科學家發現,如果一個人記得良好(或記得),他白天的情緒就不會減少太多。換句話說,他對抑鬱症的脆弱性下降,他變得更好的保護。這項研究是在青少年身上進行的,它不能被認為是理想的,但如果你記得一些好的東西,你不會失去任何東西[14]。

4.給自己買一隻寵物(貓或狗)。葡萄牙研究人員在2018年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建議沒有接受藥物治療的人養寵物並繼續服用藥物。發生了什麼事?在一個月內,人們的病情有所改善。寵物是否治療自己,或以某種方式增加對藥物的反應尚不清楚。但事實是顯而易見的[15]。

最後,令人鼓舞的消息。抑鬱症是一個困難且非常危險的問題。但是在許多情況下,當它通過時(單獨或在醫生/心理學家的幫助下),並且在它之後,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好。抑鬱症變成了一個跳板——一個人變得更加活躍和快樂。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這些顯着改進的機制是什麼仍然未知。但事實本身已經令人愉悅[16]。

讓我們總結一下。抑鬱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可能會產生最悲慘的後果。顯然,抑鬱症的原因很多,但我們並不都知道。如果一個人患有抑鬱症 - 這不是懶惰,也不是意志薄弱,而是一種疾病。你需要與醫生一起應對抑鬱症,與心理學家建立聯繫。抑鬱症患者需要你的情感支持和積極的幫助(例如,讓你和他一起散步),而不是鼓勵。

抑鬱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