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輪胎、彈藥箱推舉、跨鑽高低杠……一系列高強度的戰鬥體能訓練,正在火箭軍某部訓練場上輪番展開。
新編修的《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印發後,該部推進從“健康體能”向“戰鬥體能”轉變,為備戰打贏築牢根基。
在主戰分隊連貫考核中,官兵在模擬實戰環境中穿戴防毒面具跑1000米,抵達指定位置後,隨即進行“龍門架六項”考核——環式俯卧撐、對握曲腿引體、懸垂舉腿、杠鈴桿斜推、硬拉器硬拉、跳越欄架。
該部積極探索符合自身作戰任務需求的戰鬥體能訓練模式。他們根據不同崗位的特點,制定訓練方案。比如,主戰分隊官兵重點強化核心力量訓練,以滿足長時間操作發射設備的需要。保障分隊官兵側重提升耐力、身體靈活性,確保能夠高效完成野外保障任務。
同時,該部加緊配套設施建設,新增組合400米障礙賽道、“龍門架六項”訓練設備,新建可容納更多人訓練的室內健身房,方便官兵進行戰鬥體能分解項目強化訓練。
“全新的訓練課目,更需要科學、適配的組訓方法。”某分隊軍體教員劉彬彬說,隨着訓練有序展開,大家更清楚明晰了戰鬥體能的實戰意義。
作者:孫傑、謝星星、申鴻凱、梁邢韻
來源:中國火箭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