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攔截時代開啟?川普強推“新星球大戰”,對陣中俄有致命破綻

5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高調宣布啟動“金穹”天基導彈防禦系統。這項預計耗資數千億美元的超級工程,被特朗普稱為“保護美國免受中俄導彈威脅的盾牌”。

該計劃的核心是部署由數百顆衛星組成的太空網絡,涵蓋導彈探測、追蹤和攔截功能,旨在實現“從敵方導彈發射到落地”的全階段防禦,目標直指中俄的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所謂的“軌道轟炸系統”。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意欲推動的“金穹”,不僅包含大量的監視衛星,還包含專門的攻擊衛星編隊。

“金穹”的天基攔截網系統分為“探測衛星”與“攻擊衛星”兩大集群,前者通過紅外傳感器和光電系統等裝備,來發現和鎖定目標;

後者搭載動能攔截器或激光武器實施摧毀,在敵方導彈發射後不久展開進攻,實施攔截行動。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展示過了相關概念,顯示衛星群將覆蓋低地球軌道至同步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的這項計劃,讓人們想起了美國在冷戰期間的所作所為。特朗普明確將“金穹”與里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對標,稱其為“技術成熟版星球大戰”。

但不同於1980年代僅針對蘇聯洲際導彈的設想,“金穹”要求防禦範圍擴大至高超音速武器、巡航導彈及太空發射的彈頭。

路透社指出,“金穹”系統設計靈感源自以色列“鐵穹”,但規模放大數百倍。以色列“鐵穹”僅攔截短程火箭彈,而“金穹”需覆蓋美國全境,技術複雜度呈指數級上升。

特朗普希望“金穹”項目能夠在其任期結束前,就得到全面運轉。然而,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潑下冷水,估算20年總成本或達8310億美元,遠超當前1750億美元的預算。

儘管特朗普團隊信心滿滿,但“金穹”計劃在技術與資金等領域,面臨三重致命挑戰。

首先,美國可能承受不了攔截成本。根據測算,在美國航空航天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金穹”攔截導彈的成本,或許會達到陸基、海基“宙斯盾”系統的數十倍,遠超美國經濟承受力;

其次,特朗普要求3年完成天基攔截網,是“科幻級時間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方面的官員坦言,即便藉助美國現有技術優勢,實際周期至少需10年;

最後,“金穹”並非“金身不壞”。要知道,中俄都擁有反衛星武器,美國的衛星群容易受反衛星武器攻擊。中俄只需齊射一輪反衛星導彈,就可以癱瘓“金穹”的核心節點。

可以猜想的是,特朗普想要複製前總統里根的“光輝歷史”,通過新版“星球大戰計劃”,與中俄展開軍備競賽,來重現“拖垮蘇聯”的奇蹟。

就算做不成,特朗普也為美國軍工企業和航天企業提供了足夠多的訂單,並能藉機將太空軍事化。要知道,美國的太空軍,就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成立的。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已經指出,所謂的“金穹”導彈防禦系統,違反《外空條約》。中方敦促美方儘早放棄發展和部署全球反導系統,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戰略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