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2020年12月07日20:30:29 軍事 1141

1945年8月6日14時58分,將日本廣島變為一片廢墟+集體火葬場的“伊諾拉·蓋伊”(Enola Gay)號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在飛行了12小時13分鐘後,返回了位於提尼安島(Tinian)的“北場”(North Field)。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返回“北場”即將降落的“伊諾拉·蓋伊”

當時的“北場”,可謂是熱鬧非凡,在幾十名軍方記者、攝影師及509混合飛行大隊(509th Composite Group)數百人的注視下,“伊諾拉·蓋伊”滑入停機坪,停穩,關車。機長保羅·蒂貝茨(Paul Tibbets)上校,第一個走出機艙,美國太平洋地區戰略空軍(USASTAF)司令卡爾·安德魯·斯帕茨(Carl Andrew Spaatz)上將,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將一枚傑出服役十字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Cross)佩戴到蒂貝茨胸前,這是美國陸軍授予那些在戰鬥中,表現非常英勇軍人的獎章,僅次於大名鼎鼎的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卡爾·安德魯·斯帕茨(左)為保羅·蒂貝茨(右)佩戴傑出服役十字勳章

的確,在9400米的高度投彈,爆心(原子彈爆炸中心)距離計劃的瞄準點的直線距離,只有約240米,將整個廣島從地圖上抹去,整個過程順利的不能再順利,蒂貝茨和他的機組成員,可以說是十分完美的完成了首次核轟炸任務。專程從關島飛抵提尼安島的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在報告會上興奮的對機組成員們說道:“孩子們,去吃個飯,洗個澡,然後好好睡一覺!”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博克斯卡”的機組成員,第二排右一即為查理·W·斯威尼少校

當時,查理·W·斯威尼(Charles W. Sweeney)少校,也是數百名歡迎人群中的一員。他是第509混合飛行大隊393轟炸機中隊(393rd Bomb Squadron)的指揮官,即將奉命執行第二次投彈任務。當他看到數百人激動的聚集在“伊諾拉·蓋伊”周圍,場面熱鬧非凡時,也希望自己可以像蒂貝茨一樣,去出色地完成任務。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準備就緒的“胖子”原子彈

但事與願違,8月9日進行的第二次核轟炸任務,整個過程則顯得非常混亂。當時,掛載“胖子”原子彈的“博克斯卡”(Bockscar)飛到小倉市上空時,發現其70%的區域,都被煙塵覆蓋(前一天224架B-29轟炸機對附近八幡市的空襲所致),三次嘗試都觀察不到瞄準點,這才選擇了長崎這個“替死鬼”。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負責攝影的“大臭味”,拍攝下長崎核爆蘑菇雲

而在“博克斯卡”抵達長崎時,其上空雲層的覆蓋率也很高,投擲“胖子”實屬無奈之舉。負責“胖子”的武器指揮官弗雷德里克·阿什沃思(Frederick Ashworth),對這一決定也同意的極其勉強。機上的任何一個人都知道,“胖子”是一枚在地面就裝配好的原子彈,一旦着陸時出現問題,那麼它被引爆的概率非常高。如果不投擲的話,那麼就只能將這個費盡無數人心血,價值2.5億美元的大傢伙丟進海里。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長崎被原子彈轟炸的前(上)後(下)對比圖

在這種情況下被投擲的“胖子”,在距離瞄準點至少2.5公里遠的松山町171別墅網球場上空503米(正負誤差10米)高度爆炸,偏差很嚴重。雖然它比投在廣島的“小男孩”威力大,但由於偏差加上長崎多山地形的原因,只摧毀了60%的區域(另有資料顯示,只摧毀了44%的區域),反正是不如廣島炸的徹底、痛快、漂亮。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博克斯卡”轟炸長崎的飛行路線

凌晨起飛,中午才投彈,燃料所剩無幾的“博克斯卡”顯然飛不回提尼安島,甚至連備降硫磺島都做不到。

9日14時,“博克斯卡”出現在沖繩讀谷機場上空,即將告罄的燃料,不足以支撐“博克斯卡”進行任何的調整,斯威尼駕機以每小時230公里的速度(正常應該是190公里/小時)緊急降落。由於二號發動機停車,“博克斯卡”偏離跑道,險些撞到停放在跑道左側的一排B-24“解放者”轟炸機。事後,飛行工程師約翰·D·庫哈雷克(John D. Kuharek)中士抽出剩餘燃料,只剩下26升。

核轟長崎機組受冷落,餓了20多個小時,回基地連口熱乎飯都沒有 - 天天要聞

“伊諾拉·蓋伊”還未返回時,官兵們就聚集在一起,等待他們凱旋歸來,到“博克斯卡”就沒有這番景象了

17時整,經過維護、加油的“博克斯卡”起飛,離開讀谷機場,於23時39分返回了提尼安島“北場”。他們降落後,發現在停機坪周圍,不僅沒有軍方記者和攝影師,連509混合飛行大隊的其他人員都沒有,甚至都沒有人為二十多個小時沒吃東西的機組成員準備一口熱乎飯,這與前幾天“伊諾拉·蓋伊”降落後,那熱鬧非凡的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名機組成員回憶:“當時,一種受冷落的感覺油然而生。”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 天天要聞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以前都是胡塞說打了山姆多少艦艇,有殖人就死不承認,說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姆的美聯社記者去現場採訪後怎麼說的,他說幾十年來,山姆海軍一直把前毛熊、現大毛和東方兔列為對手,並做好了與之爆發激烈衝突的準備。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 天天要聞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長期以來,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一個“陰謀論”的說法,即當時的美國政府為了能夠動員國內社會輿論早點參戰,向日本“禁運”石油,最終逼得日本跳腳,突襲珍珠港,有一些外界說法把它稱為“羅斯福的苦....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 天天要聞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大唐、中廣核、中國電建、中國華電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發生變動。這些變動不僅是對企業運營管理的全新調整,更反映了國家對能源行業發展的戰略布局。在這些央企高管的更迭中,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能力的新任領導者走馬上任,他們將為能源行業的發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 天天要聞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戈壁鑄劍: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這句口號,曾經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和軍人,在荒涼、惡劣的戈壁灘上,為中國的國防事業默默奉獻。而這背後,隱藏着一段關於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台軍陸軍官校16日舉行黃埔建校百年校慶活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與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均親赴現場。賴清德還作為“三軍統帥”致辭。不過令輿論倍感意外的是,賴在發言中竟將炮口對準“前任的前任”領導人馬英九,宣稱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 天天要聞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據荷蘭組閣人范茲沃爾稱,由荷蘭四個黨派組成的新內閣將於 7 月第一個星期宣誓就職,並按照傳統,和國王在海牙工作王宮前的台階上合照。同一星期,第二議院可以與新首相斯科夫就新內閣的計划進行辯論。 ....
【國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 - 天天要聞

【國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決定解散去年十月份組建的戰時內閣。據以色列媒體今天報道,他昨天在內閣成員會議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上周日,以色列民族團結黨的本尼·甘茨(Benny Gantz)辭去戰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