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疫情,在部隊當了16年炊事員的“火頭軍”陳志國,待安置期間,已經到戰友介紹的飯店干起“老本行”。從部隊切換到地方陌生環境,本就內向、不善於表達的他,脫下軍裝有些無所適從,一時間找不到歸屬感。
如果不是一場大病,滁州市南譙區待安置退役士官胡萬強,怎麼也想不到“回到地方,也可以享受周到的醫療保障”。本就經濟壓力很大的他,在闌尾炎住院手術後,半小時不到,就報銷出一大部分醫藥費,瞬間找到幸福感。
如果不是加入文明創建志願服務隊,邱道林已經在軍事拓展機構當了教官,月薪過萬。然而,5個多月,他動員80多名待安置退役士官加入服務隊,累計志願服務近2萬小時,完成11批次8700餘名學生軍訓,將文明種子播撒,把國防理念根植,滿是獲得感……
連日來,安徽省滁州市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圍繞待安置退役士官基本情感認同、基本待遇落實、基本知識儲備、基本崗位適應“四個基本”定位,把科學教育管理貫穿退役士官待安置全過程,多措並舉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歸屬感、獲得感。
精細服務 讓幸福感掛在臉上
天長市開設“一站式”服務窗口,辦理待安置退役士官報到手續
士官徐慶中是天長市銅城鎮人,在部隊當了16年兵,今年轉業。儘管離隊前做了不少準備,到了真要辦理手續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總念叨着帶哪些材料到哪些部門辦理手續。
6月19日上午,帶着“困惑”的小陳來到了天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直接把他領到了“一站式”服務窗口,沒想到自己只要把退伍證等相關材料交給工作人員,不到半小時,就辦完全部手續。“來的時候還擔心,報到第一站就把所有的手續辦完了,滿滿的幸福感!”回想當時情景,小陳臉上滿是笑意。
像天長市一樣,退役軍人“一站式”服務窗口在滁州市屬區縣還有7個。今年,他們在往年“一站式”接轉黨組織關係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站式”辦理落戶、登記預備役、信息採集等內容,讓退役士官“少跑路”,提升“回家”的幸福感。
讓退役軍人提升“回家”幸福感,不僅是“一站式”服務窗口,在接續基本保險、崗前培訓等方面,都給待安置退役士官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9月21上午,肚子連續疼了好幾天的胡萬強,來到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確診為闌尾炎。胡萬強也是今年待安置退役士官,前年買房背着房貸,待安置期間只有基本生活保障,經濟比較緊張。“隨便一個感冒,五六百上千塊分分鐘就沒了!”一想到自己需要住院治療花銷大,心裡一百個不情願。
然而,住院第二天,南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就到醫院看望小胡,並叮囑他把就醫材料留好,出院後報銷。讓小胡沒想到的是,自己看病一共花費3000來塊,醫保部門報銷了2200元,自己也就花發700多元。
今年,滁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加強與人社、財政、醫保等部門的協調配合,自8月1日部隊停止供給關係後,為待安置退役士官及時辦理參保登記,確保待安排工作期間社會保險不斷檔、待遇連續享受。他們還為退役士官購買保額50萬、保障期限5個月的意外傷害保險,全市一次性繳清保險費用近10萬元。
“我們為退役軍人提供最優先、優質、優惠商業保險服務,提高待安置期間抵抗意外風險能力。”中國人壽滁州分公司經理王正枝說。
退役士官待安置期間的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四級軍士長轉業的陳志國,在部隊幹了16年炊事員,地道“火頭軍”。如今要轉業到地方工作,從一個封閉的環境突然切換到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方向目標、環境節奏等等都發生了變化,本來就有點內向、不善於表達的他,對外面的世界更加有所不適。
“在部隊呆這麼多年,我最擅長“操槍弄炮”“燒火做飯”,離開部隊開啟地方工作生活,有那麼一段時間我是消沉的、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要學什麼,真真切切有種本領恐慌的感覺。”小陳回憶剛離開部隊時滿是焦慮和忐忑。
為此,滁州市依託市縣兩級實訓基地,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根據企事業單位崗位必備能力需要,突出計算機基礎知識、辦公軟件操作、辦文辦會等學習,幫助退役士官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儘快滿足崗位需求。全椒縣將退役士官全部編入機關業務股(室)進行頂崗實習。
前不久,小陳牽頭完成某校學生軍訓的方案計劃、統籌協調、彙報表演等,在受到領導和學生的肯定後也感慨到“如果我們還停留在以往那種‘學多學少一個樣、安置好萬事大吉’的心理狀態,是不利於個人在地方的發展,因為,現在待安置期間的心態,決定了我們未來上崗後的狀態”。
臨時黨組織 讓歸屬感淌入心中
“有幸擔任臨時黨小組組長一職,說實話自己有些意外,既然組織信任我,我就義不容辭,雖然我們黨支部是臨時的,黨小組也是臨時的,但我們黨員黨心不臨時,制度落實不臨時,作用發揮不臨時……”7月17日,在“憶往昔、守初心、再出發”主題教育會上,潘紹磊作為退役士官代表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據了解,為杜絕待安置期間的退役士官組織關係“虛化”、組織生活“弱化”、組織觀念“淡化”的現象,滁州市依託市縣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共建立8個黨支部(臨時)、15個黨小組(臨時),專門負責待安置退役士官黨組織關係接轉,實施黨員集中教育管理,確保應管儘管。臨時黨支部書記由同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相關業務負責人擔任,黨小組由退役士官擔任。
“退役士官黨員在哪裡報到,黨組織就要建在哪兒,管理監督就要跟到哪兒,讓他們在‘新家’有歸屬感。”滁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楊軍介紹到。
全椒縣直黨工委批複成立中共全椒縣待安置退役士官臨時支部委員會
南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支部第二臨時黨小組成立合影
在此基礎上,他們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對退役士官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作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每月至少開展2次黨員組織活動,每季度召開黨員大會1次,每季度組織上黨課1次。結合主題教育開展主題黨日,組織重溫入黨誓詞、過“政治生日”等儀式,強化黨員政治身份認同,引導退役士官黨員提高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琅琊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小組(臨時)組織學習民法典、文明創建等知識
“經常性開展對退役士官黨員談心、談話,進一步喚醒了我們第一身份是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的意識。”在今年志願服務、學生軍訓、抗洪搶險等大項任務中,臨時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隨之持續發力、不斷助攻,生動體現了“哪裡有攻堅,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的深刻涵義。
學生軍訓期間,組織召開待安置退役士官臨時黨支部黨員大會
社會實踐 讓獲得感不斷增強
“您好,現在是紅燈,請等綠燈再過馬路。” 9月19日一大早,邱道林就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手拿警示旗,趕到清流路與來安路交叉口進行交通安全勸導工作。
邱道林是今年待安置退役士官,在部隊服役16年。今年6月,在了解到滁州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他主動到社區報名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在他的帶領下,83名待安置的退役士官加入志願服務隊,利用空閑時間穿梭在公交車站台、十字路口、小區等,做文明創建“宣傳員”、交通路口“安全員”、文明乘車“引導員”、環境衛生“清潔員”,5個月來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近17660小時,將文明的種子處處播撒。
此外,他們還經常深入到學校開展國防知識宣講,擔任學生軍訓“教練員”,今年完成轄區內11批次8700餘名學生軍訓任務。“為家鄉變得更美更好盡一份力量,我們有自豪感,也有‘在家’的獲得感。” 邱道林道出了待安置退役軍人的心聲。
待安置退役士官擔任滁州市實驗中學新生軍訓教官
全椒縣待安置退役士官深入學校宣傳國防知識
琅琊區待安置退役士官深入社區進行文明創建宣傳
退役軍人不光平時叫得響,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更能頂得上、打得贏。今年七月,安徽遭受特大洪澇災害,待安置退役軍人個個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展示他們退役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7月28日清晨,明光市組成了一支27名退役士官“戰鬥隊”奔赴抗洪一線,在淮河蘇堤第13責任段上連續堅守了16個日夜,累計運送沙土包14000多袋,加固堤長800米,加高0.5米,開挖1600米導滲溝,第一個高質量完成築堤任務。
在南譙區,他們組建退役軍人防汛突擊隊,在主要河流和水庫設立35處值班點,24小時不間斷巡查,搶修隱患76處,清理溢洪道38處,挖掘排水渠2條,日均巡邏堤壩長度達91公里。
7月19日凌晨3點,滁河全椒段兩處堤壩爆破泄洪,定遠縣1小時內完成物資器材準備和待安置退役士官集結,奔赴全椒幫轉移、修堤壩、保良田、戰洪魔、守家園……
若有戰、召必回,退役士官陳春妻子8月上旬生產,災害面前毅然選擇衝到前線;退役士官胡林林待安置期間已在地方企業工作,義無反顧投入防汛戰鬥……他們用行動踐行着錚錚誓言,彰顯軍人本色。
明光市待安置退役士官參加搶險突擊隊,堅守在淮河蘇堤800米防線上
定遠縣待安置退役士官赴滁河全椒段固堤、護堤
在此基礎上,滁州市還組織待安置退役士官進學校、進社區、進村戶,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資料,宣傳講解徵兵工作及優惠政策,爭當徵兵“活廣告”,以老兵的身份講述部隊訓練、學習和生活情況,打消適齡青年的疑慮,堅定參軍報國志。來安縣組織待安置退役士官參加應徵入伍新兵歡送大會,鼓勵全體新兵儘快適應部隊生活,多學習、多進步,充分發揮自己專長,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百鍊成鋼、成就夢想。
來安縣待安置退役士官參加新安鎮應徵入伍青年歡送會
來源 / 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供稿 / 梅良仿 趙庭東
責編/ 張莉文 熊建勛
審核/ 劉恆貴
主辦單位 / 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協辦單位 / 安徽新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