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風戰鬥機隱身性能竟然比肩殲20?
近日,來自法國達索公司的一則消息可謂是“語驚四座”,達索公司稱:其研發的陣風戰鬥機擁有一流的隱身能力,對雷達的整體隱身效果達到了殲20的水平。其實不只是陣風,當前任何一款三代戰鬥機若說隱身性能達到殲20的水平,都足夠讓人感到“訝異”的。
陣風戰鬥機性能確實不俗:作為一款中型戰鬥機,陣風擁有14個武器掛點,載彈量可達9噸,妥妥的就是一款重型戰鬥機的節奏。此外陣風戰鬥機機動能力優秀,航電雷達先進,即可以執行高強度空戰任務,又可以進行有效的對地對海攻擊。整體來看陣風算得上是最先進的三代多功能戰鬥機之一,不過隱身性能比肩殲20這種說法,就有點誇大的成份了。
陣風戰鬥機隱身性能到底如何?
按照達索公司的說法:陣風戰鬥機雖然不是標準的隱身戰鬥機,但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隱身問題。陣風的鴨翼與主機翼的後掠角度採用了平行設計,通過進氣道口也無法直接看到發動機,消除了戰鬥機最大的雷達波反射源之一。此外陣風戰鬥機使用了隱身塗層,正面雷達反射面積降低到0.2平方米,基本達到殲20的水平。
戰鬥機隱身是由多方面設計下的綜合效果,主要由氣動布局和隱身塗層兩方面決定。陣風戰鬥機很多細節之處確實有利於隱身,而且吸波塗層的使用也讓其隱身效果優於一般的三代機,但僅僅是一個氣動布局,就讓陣風戰鬥機使盡渾身解數也達不到殲20的水平,此外陣風沒有內置彈倉,這一點也決定了其不可能成為一架隱身效果比肩殲20的隱身戰鬥機。
典型的蘇27戰鬥機,正面雷達反射面機超過10平方米,基本沒有什麼隱身可言。優化後的三代半戰鬥機如殲10C,正面雷達反射面機在1平方米左右,隱身效果比早期三代機提高了不少,但仍然是標準的三代機。從隱身的角度看,陣風的設計並不比殲10C先進多少,遠無法達到10倍於殲10C的隱身效果,而且即便陣風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達到了達索所稱的0.2平方米,但與殲20同角度反射面積低於0.05平方米的效果來看仍有差距,還談不上比肩。
達索為何突然強調陣風的隱身能力?
達索公司為了打開陣風戰鬥機的銷路,此前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對陣風戰鬥機進行各種宣傳,但此前着重強調的地方是陣風的多功能和載彈量等方面,並未過多對陣風的隱身下功夫,那麼此時達索突然把陣風描述為一款隱身性能突出的戰鬥機又是為何呢?這與印度空軍新的戰機引進計劃不無關係!
前段時間,印空軍再次拋出了一個114架中型戰鬥機引進計劃,114架戰鬥機對任何一個航空製造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大單,此前以單價2.5億美金賣給印度36架陣風嘗到巨大甜頭的達索公司又被吸引過去。但此次印空軍這份戰機引進計劃競爭非常激烈,包括米格35、F18等戰鬥機都是陣風的有力競爭者。雖然陣風拿下了上一次印空軍戰機引進大單,但此次把握並不是很大。
尤其是洛馬公司為印度空軍量身打造了一款具備出色隱身能力、單價又比陣風低很多的F21後,達索公司更是有了緊迫感,因此達索突然“吹捧”起了陣風的隱身能力也就不足為奇。說起來達索的思路還挺對:拿陣風的隱身能力與印空軍最不願提起的殲20做對比,效果會更好一些,就是不知對陣風已經有相當了解的印空軍,會不會認同達索的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