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重新入住白宮後,在伊核問題上採取了“兩面派”策略,口頭上雖呼籲伊朗接受與美國的談判,試圖營造對話的假象。
美國總統特朗普
然而,特朗普“極限施壓”手段也沒有放慢腳步,對伊朗進行全方位的圍堵,這種“表裡不一”的做法,顯然難以獲得伊朗的信任。
於是,伊朗方面始終未對美國的談判提議做出積極回應,這讓美國失去了耐心,計劃採取更加蠻橫的舉措。
據《德黑蘭時報》報道,特朗普已然向伊朗發出了最後通牒:“不談就打”,這種赤裸裸的威脅,無疑是對伊朗主權的嚴重侵犯,美國霸權主義的本質也是無處遁形。
當然,這種強硬施壓手段並非首次出現,此前,美國就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試圖逼迫伊朗乖乖“就範”。
面對美方的步步緊逼,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並沒有被唬住,而是強硬表示美國此舉是“霸凌政府”的行徑,伊朗絕不屈服,還強調美國所謂的談判,也是為了支配和強迫,而非解決問題。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並且,伊朗的強硬態度並非盲目自信,而是源於其自身的戰略考量和實力支撐。
近年來,伊朗不斷發展自身的軍事技術,其導彈技術在中東地區具備較強的威懾力,擁有一套相對完善的國防體系,能夠有效抵禦外部威脅。
在地區影響力方面,伊朗與周邊國家有着緊密的聯繫,在中東事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國若貿然發動軍事行動,必然會引發地區局勢的連鎖反應,這也是美國不得不慎重考慮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國準備磨刀霍霍之際,中俄伊海軍宣布將於3月中旬舉行“安全紐帶 - 2025”聯合演習,特朗普這下更得好好掂量了。
據中方國防部消息,此次演習的計劃地點是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區。
要知道,伊朗不僅是為中國供應能源的合作夥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一環,而恰巴哈爾港正好處在波斯灣出口,全球20%的石油都是要經過這條航道。
中俄伊計劃聯合軍演
並且,三國聯合演習主要演練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等硬核科目,尤其是“臨檢拿捕”非常具有針對性。
可見,此次三國軍演彷彿在恰巴哈爾港區域裝了“防盜門”,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
值得強調的是,這次三國聯合軍演是基於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旨在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當然,從軍事層面來講,這次能提升三國海軍協同作戰能力,加強戰術交流,例如在打擊海上目標演練中,各國海軍可分享先進的作戰經驗和技術,提高應對海上威脅的實戰水平。
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這也是對地區局勢變化的有力回應。
近年來,美國在中東影響力有所波動,地區安全形勢更是複雜多變,三國聯合軍演展現了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決心,也表明中東事務中的話語權,並非美國一手遮天。
不難看出,中東局勢在特朗普的不斷威懾下更加動蕩不安,而中俄伊將舉行的“安全紐帶 - 2025”聯合演習,為中東地區維持穩定注入了強心劑,
特別是中國的參與,體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積極履行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也凸顯了中國海軍走向深藍、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美伊關係
總之,希望美方能夠清楚一點,還想靠軍事威懾他國是行不通的,平等合作才是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