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我任連長,回家探親被電報緊急召回3次,轉業前被提拔為營長

2025年02月07日07:33:07 軍事 1909

“你回來得正好,團里決議下來了。”參謀長看着我,臉上帶着一絲難以琢磨的神色。

這句話像一塊大石頭砸在我的心口,沉甸甸的。

我一手提着行李,一手還攥着那張被我揉皺的電報單,腳下的軍靴沾滿了泥點,站在營部門口愣了好一會兒。

“決議?什麼決議?”我問,聲音有點抖,心裡卻已經開始七上八下地打鼓。

這已經是1985年了,我在連長這個位子上整整幹了四年多,眼看着身邊的戰友不是升了職就是轉了業,只有我,還是原地踏步。

說實話,我早就動了轉業的念頭。

可這一次,回家探親還沒到一半,又被部隊一紙電報召回,搞得我滿腦子疑問,心裡也有點窩火。

事情得從幾年前說起。

1981年,我剛滿30歲,擔任連長不到半年,工作幹勁十足,可心裡也藏着一絲苦澀。

那時候的生活,家裡全靠妻子李玉蘭一個人撐着。

她一個人帶着孩子過日子,既要顧家還得想辦法糊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我有探親假的名額,可真休上的次數少得可憐。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說著容易,做起來卻總讓人心裡不是滋味。

81年我任連長,回家探親被電報緊急召回3次,轉業前被提拔為營長 - 天天要聞

尤其是家裡的信一封接着一封送到部隊,有時候拆開信封都能聞到裡面的焦急味兒。

“家裡房頂又漏雨了,娃的鞋底都磨破了……”

玉蘭在信里說得輕描淡寫,可我知道,她一個人在村裡頂着多大壓力。

她是個要強的人,從不像鄰居那樣到處訴苦,可心裡的委屈總會在字裡行間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1982年秋天,我終於批了探親假。

回到家那天,天剛蒙蒙亮。

村裡人還沒起,玉蘭卻早早守在院門口,看到我下來,笑着迎了上來。

“回來了?”她的聲音輕得像是怕驚醒誰。

我點了點頭,看着她瘦了一圈的臉,心裡說不出的滋味。

兒子還睡在炕上,頭髮亂糟糟的,臉蛋凍得通紅,腳邊露出一雙破了口的棉鞋。

家裡實在太窮了,連件像樣的棉衣都沒有。

“吃點飯,咱再說話。”玉蘭轉身進了廚房,忙着給我熱飯。

我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裡一陣酸楚,想說點什麼,卻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家裡的日子過得緊巴巴,可她從沒埋怨過我。

那幾天,我幫着修補屋頂,下地幹活,想趁着這幾天多為家裡出把力。

81年我任連長,回家探親被電報緊急召回3次,轉業前被提拔為營長 - 天天要聞

可誰知道,假期還沒到一半,一紙電報就讓我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

玉蘭送我到村口,眼裡有委屈,也有不舍。

“你走吧,別耽誤了正事。”她說完,轉身就走。

我看着她瘦弱的背影,心裡像堵了一塊大石頭。

回到連隊後,我才知道,是團里出了事故。

一個老兵私自離隊,半路上出了車禍,人沒了。

團長在大會上點名批評了我們連隊,說管理鬆散,這一年,連隊的先進評比泡了湯。

戰士們心裡憋着一股勁,暗地裡發誓一定要打個翻身仗。

我們起早貪黑連着練了整整一年,終於在1983年拿了個訓練先進單位的獎牌。

可到了1984年,我任連長滿三年,晉陞的事卻沒了動靜。

心裡難免有點不是滋味。

連隊的事我沒少操心,這幾年也算盡心儘力,結果一拖就是一年多。

我想問領導,卻又覺得自己這樣問不合適。

那段時間,妻子的信越來越少。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她在信里只寫了一句話:“家裡房子快塌了。”

我看着那句短短的話,心裡像被刀扎了一下。

年底,我終於鼓起勇氣向領導遞了探親假申請。

81年我任連長,回家探親被電報緊急召回3次,轉業前被提拔為營長 - 天天要聞

領導批了,我回到家,看到房子的那一刻,眼睛都紅了。

屋頂漏了好幾個大窟窿,牆角的泥都已經脫落,院牆也塌了一半。

“我修房子找了好幾個人,都說得花不少錢。”玉蘭低着頭,小聲說。

我咬着牙,心裡暗暗發誓,這次回來一定把房子的事解決了。

我整天忙着修房子,壘牆,打磨,找人借材料。

村裡人看着我,都在背後議論。

“當了幹部又怎麼樣,連家裡都顧不上。”

“媳婦一個人在家拉扯孩子,這男人可真不頂用。”

這些話像刀子一樣往我心裡戳,可我又能說什麼?

當兵這麼多年,我欠家裡的實在太多了。

誰知道,就在我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又一封電報送到了家裡。

“速歸!”還是這兩個字。

看着電報,我心裡一陣無奈,玉蘭看着我,眼裡有點紅。

“你走吧,反正家裡的事我也習慣了。”她說完,轉身進了屋。

我站在院子里,手裡攥着電報,心裡像被什麼東西狠狠擰了一下。

回到部隊後,我才知道,這次是上級決定成立一個反坦克專業集訓隊,讓我去當隊長。

81年我任連長,回家探親被電報緊急召回3次,轉業前被提拔為營長 - 天天要聞

任務是訓練一批適應新型武器的業務骨幹。

那一刻,我心裡五味雜陳。

我知道,作為軍人,這是一份信任,可作為丈夫和父親,我卻覺得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這次集訓一干就是四個月。

回到連隊時,戰士們都開玩笑說:“連長又黑又瘦,不過踢正步的動作更帥了。”

年底,我被軍區記三等功一次。

可這些榮譽對我來說,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1985年,我在連長這個崗位上幹了整整六年,是全團任連長時間最長的一個。

說實話,我已經徹底失去了晉陞的念頭。

我給老同學寫了信,讓他幫我留意轉業安置的事。

5月,我再次申請探親假,準備回家好好和玉蘭商量一下轉業的事。

回到家後,玉蘭顯得比以前更沉默了。

“你真要轉業了?”她問。

我點了點頭,心裡其實也有點不舍。

這些年,我對部隊有感情,可對家裡的虧欠已經讓我無法繼續堅持下去了。

5月17日,我突然收到一封電報。

還是那兩個字——速歸。

我心裡滿是疑問。

這一次,又是什麼事?

回到部隊後,參謀長笑着對我說:“團里決定了,讓你擔任二營營長。”

81年我任連長,回家探親被電報緊急召回3次,轉業前被提拔為營長 - 天天要聞

我愣了一下,以為自己聽錯了。

“營長?”我反問。

參謀長點了點頭:“這些年你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裡。這次讓你回來,就是準備讓你接二營的擔子。”

我心裡一陣複雜,說不上是高興還是愧疚。

這一天,我正式接任二營營長。

玉蘭和兒子很快隨軍到了部隊。

兒子在縣城小學讀書,玉蘭的臉色也比以前好多了。

這些年,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普通人,乾著普通的事,可領導和戰友卻把我放在心上。

後來,我又在部隊幹了七年,最後從參謀長的崗位上轉業。

每一封電報背後,都是部隊對我的期望,而這份期望,也成了我一生的驕傲。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句話我一直記得,直到現在。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印軍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還是升級戰爭? - 天天要聞

印軍又搞事情:是想“找回面子”,還是升級戰爭?

印度又在邊境搞事情了!據《印度快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當地時間5月7日晚9點,印度空軍將在印巴邊境的拉賈斯坦邦舉行大規模空中演習,出動包括“陣風”、蘇-30和幻影-2000在內的所有主力戰機,軍演將持續到9日凌晨3點結束。
中柬“金龍-2025”聯演中方參演部隊舉行出征儀式 - 天天要聞

中柬“金龍-2025”聯演中方參演部隊舉行出征儀式

5月8日下午,中柬“金龍-2025”聯演出征儀式在湛江某軍港碼頭舉行。在海軍長白山艦的飛行甲板上,來自陸軍、海軍、空軍以及聯勤保障部隊的參演官兵整齊列隊,聽令出征。儀式結束後,中方參演兵力通過海上、空中等多種方式,陸續向柬埔寨演習地域機動集結。據悉,5月中下旬,中柬兩軍在柬舉行“金龍-2025”聯合演習,以聯合...
碧海戰艦映童心,深藍築夢向未來 - 天天要聞

碧海戰艦映童心,深藍築夢向未來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海洋意識、海權思想、海防觀念近日,南部戰區海軍邀請對口支援的廉江市塘蓬鎮六環小學近80名師生代表登上軍艦接受國防教育學生們一到軍港就被一艘艘先進的戰艦吸引官兵為同學們講解艦艇文化、科普海軍知識帶領大家踏上甲板、走進艙室近距離感受武器裝備和航海儀器看到威武霸氣的軍艦和英姿颯爽的水兵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