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俄烏戰場前線,出現了“投降潮”,而且不是因為打不過才投降的,純粹是不想打了,主動投降,甚至把投降當成了一種出路。
俄羅斯聯邦公眾院主權問題委員會主席弗拉基米爾·羅戈夫透露,經常出現大量烏克蘭士兵看到1名俄軍就投降的情況,3名俄軍就能俘虜10名烏軍,1名俄軍就敢俘虜3名烏軍。
人數差距如此之大,說明烏軍並未到走投無路的時候,完全可以搏一把,甚至可以很輕鬆地依靠局部的人數優勢打贏,但烏軍並沒有這麼做,還是選擇了投降。
這充分說明,越來越多的烏軍開始主動放棄,以至於一群人向一個人投降,以至於一名俄軍就敢俘虜多名烏軍。
俄烏衝突
唯一的活路
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讓人意外,烏克蘭國內,早就已經沒有主動參軍的人了,現在被送上戰場的,基本是抓壯丁抓來的。
而且預備役和服過兵役的人員,早已被徵召了,現在抓來的人員,沒受過任何訓練。要知道,俄烏這種強度的作戰,2年服役那其實都是不夠的。
現在烏軍的壯丁,直接就丟到戰場上,讓他們自生自滅,只能作為拖慢俄軍進攻的障礙。
最關鍵的是,隨着徵兵工作越來越嚴格,烏克蘭男人出境的所有道路都被切斷,想要離開烏克蘭,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去西方國家接受培訓,之前就發生過,北約訓練的烏軍大規模逃跑事件;還有一個,就是逃到俄羅斯……
實際上,現在向俄羅斯投降,就是很多人唯一的活路。
烏軍
心態崩了
俄烏衝突爆發之初,烏軍的抵抗意志還是很強烈的,尤其是後來的成功反攻之後,讓烏軍士氣大振。
但自那之後,烏軍的士氣一路下行,越打越崩。
尤其是在幾場關鍵的絞肉戰中都輸掉了的情況下,很多人都不再相信可以戰勝俄羅斯。
包括烏克蘭官方現在也承認,不具備奪回失地的能力。
既然政府都不再嚷嚷着要獲得勝利,士兵的心態可想而知。
這就使得前線士兵對戰爭前景持悲觀態度,在遇到俄軍時更傾向於放棄抵抗。
而且不只是新兵心態崩了,老兵也厭倦了。
前線士兵抱怨他們被迫長期堅守,而後方應徵兵員卻不願意上戰場,加劇了他們的憤怒與無奈。很多士兵認為自己被政府拋棄,因此失去繼續戰鬥的動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
距離停戰不遠了
還有一個外部因素,就是特朗普再次當選並重返白宮。
特朗普的立場很明確,就是要叫停衝突,這是全世界都看得到的,烏軍自然也清楚。
那麼既然戰爭一定會被叫停,這個時候再去和俄軍死磕,很多烏軍肯定是不情願的,他們更希望果斷投降,然後被俄軍帶走,就什麼心也不用操了,等着戰爭結束之後回國就行了。
這就是特朗普帶來的連鎖反應,雖然還沒有拿出具體的結束衝突的方案,但烏軍已經迫不及待了。
這也是為什麼俄軍近期在前線一直能突飛猛進,接連控制更多的烏克蘭土地,就是因為很多烏軍主動放棄了,而俄軍則是完全相反的心態,他們是要趕在停戰前擴大戰果,這種心態也會給烏軍造成更大的壓力,最終就形成了一邊倒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