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在朝最豪橫一仗,15天殲敵52783人,打退韓軍一千多次反撲

2024年11月21日22:12:04 軍事 1252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向位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韓軍發動進攻,朝鮮戰爭正式爆發。朝鮮半島上的戰火燃起後,美軍在第二天就派出美國武裝部隊支援韓軍作戰,美國介入朝鮮戰場後的幾個月時間內,就將戰線推至朝鮮半島北部,與此同時,美軍還對中國東北邊境地區實施了空襲行動。

為維護國家安全,中國出兵朝鮮半島保家衛國,支援朝鮮北部人民軍作戰。1950年10月,志願軍出發朝鮮半島,緊接着就對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和韓軍發起了進攻。經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戰役後,志願軍於1951年6月10日已經基本將朝鮮半島的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地區。

第一階段戰鬥結束後,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戰鬥進入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的第二階段。中央軍委將之後的戰略方針定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在該階段,戰爭雙方都力圖爭取主動,以求在後期談判中謀求對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楊勇在朝最豪橫一仗,15天殲敵52783人,打退韓軍一千多次反撲 - 天天要聞

1951年7月10日,朝鮮戰爭雙方舉行停戰談判。但因意見不統一,第一次談判不歡而散,戰爭也沒有停止。1951年8月中旬開始,“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上採取“逐段進攻,逐步推進”戰術,對志願軍的後勤攻擊部隊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絞殺戰”。在這個過程中,志願軍主要負責“反絞殺”,還創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為骨幹,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

在之後的時間裡,朝鮮戰場上呈現出“戰談結合”的局面,志願軍在這個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52年,志願軍在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中,搶佔了中間地帶,並在前沿陣地和支撐點建立了防禦工事,在隨後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又粉碎了“聯合國軍”發動的“金化攻勢(上甘嶺戰役)”。

到1952年底,朝鮮停戰談判依舊無果。鑒於美國在兵力上繼續加碼,志願軍開始大規模反登陸作戰。1953年夏季,為迫使“聯合國軍”放棄幻想,志願軍在1953年7月中旬發動了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的發生,對於最終促成朝鮮戰場停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關於這場戰役,韓國媒體曾進行過詳細報道,聲稱金城戰役是因為李承晚才發生的,並有人作證,韓軍為李承晚陣亡了30000人”。

在報道金城戰役時,韓媒進行了概述:在停戰前夕,有超過30000名年輕士兵在戰鬥中喪生,這被認為是第一任總統李承晚的“英勇決定”。

1953年6月8日,“聯合國軍”、韓軍和朝鮮人民軍、中國軍隊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同意根據戰俘的自由意志遣返戰俘。但李承晚同意釋放戰俘,是為了掩蓋“六月攻勢”中的慘敗。而這樣的虛偽行動又導致中國軍隊發動下一輪夏季進攻——七月攻勢,聯合國軍和韓軍付出了巨大代價,傷亡慘重。

事實真如韓國媒體所說嗎?,李承晚是如何導致30000多人在停戰協議簽署前夕喪生的?

楊勇在朝最豪橫一仗,15天殲敵52783人,打退韓軍一千多次反撲 - 天天要聞

1953年6月,朝鮮停戰談判達成全部協議。但朝鮮半島南部政府領導人李承晚並不是誠心求和,他在1953年6月17日晚上趁着夜色,一邊以“就地釋放”的名義扣留了大批朝鮮人民軍俘虜人員,同時還叫囂要“北進”、“單獨干”,企圖破壞和平,實現統一朝鮮半島的計劃。

當時交戰雙方已經達成了停戰意向,但中國決定推遲停戰協定簽字時間。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向毛主席提議:“給李承晚軍隊以嚴重打擊,再消滅李承晚軍隊一萬五千人。”在1953年6月21日的回信中,毛主席指示彭德懷“再殲滅李承晚軍隊萬餘人,極為必要!”

隨後,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向構築在北漢江兩側的敵人陣地發動了兩次進攻,基本將其陣地工事全部摧毀,此時在金城南部的防禦陣地成為韓軍的作戰最前線。即便如此,李承晚仍然沒有任何退縮,要求在金城地區駐守的韓軍4個軍嚴陣以待。

志願軍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將第21、第54、第60、第67、第68、第24軍集結於韓軍在金城地區的陣地外圍。為確保對韓軍造成威懾力,志願軍還準備了大量的支援部隊。除了步兵,指揮作戰的楊勇將軍當時還向上級申請調集了大量的炮火部隊,以1100多門迫擊炮在金城陣地正面提供炮火支援,如此數量的炮火部隊分布在當時的戰線上,平均每公里戰線上就有44.4門火炮坐鎮。

另外,還有20輛坦克輔助步兵作戰。為了籌備金城戰役,志願軍動用了2000輛汽車晝夜運輸物資15000噸,修築了大量的吞兵洞,還組織戰士們進行了戰前演練。作戰準備工作結束的時候,志願軍的兵員達到了韓軍的3倍,火炮數量更是達到了韓軍的1.7倍,這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一次在地面火力上對敵人形成優勢。

楊勇在朝最豪橫一仗,15天殲敵52783人,打退韓軍一千多次反撲 - 天天要聞

兵力差距也決定了韓軍在金城戰役中失敗的結局,李承晚也因此受到後人詬病。2012年,駐洛杉磯記者、南加州哈佛大學韓裔美國人校友會主席金泰煥在接受Newsis採訪時曾說:“後人應該知道停戰前被隱藏在戰爭歷史中的真相,李承晚釋放中朝戰俘不是‘英雄壯舉’,而是一場政治表演”。

關於這場“政治表演”的結果,金泰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做了發言:

“根據美國第八軍司令部的月度報告來看,韓軍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中有29639人傷亡,但韓國的官方記錄只有2689人傷亡。美軍誇大韓國軍隊的傷亡人數的可能性不大,在金城戰役中有5000名美軍傷亡,除去美軍,至少還有24000名韓軍傷亡。如果不算受傷的話,韓軍在金城戰役中約有3000人死亡。如果我們沒有破壞停戰協定,這些年輕的士兵們就能回到家鄉,開始新的生活,而不會失去青春。”

1953年7月13日,一切準備完畢的志願軍在金城地區和韓軍發生激烈交火。楊勇將軍將當時參與作戰的志願軍部隊分為了3個作戰集團:以第68軍(欠第202師)、第54軍第130師組成西集團;以第67軍、第54軍第135師、第68軍第202師(欠第605團)組成中集團;以第60軍(附第605團)、第21軍(欠第62師、另配屬第33師)組成東集團;以第54軍第134師為預備隊。

為了完成中央軍委“再消滅李承晚軍隊一萬五千人”的計劃,楊勇將軍進行了周密的戰鬥部署。為製造戰爭的突然性,在前線指揮作戰的楊勇命令部隊按兵不動,一直到7月13日晚上大霧四起時才下令出兵,同時要求戰士們在陣地上構築了坑道工事和大量明暗火力點、地堡群,以塹壕、交通壕相連接,製造出環形防禦體系。

當時楊勇的戰鬥計劃為:在牙沈里至北漢江間22公里的戰線上,採取正面進攻、兩翼鉗擊、多路突破的戰術,率先攻佔梨實洞、北亭嶺、梨船洞一帶和金城川以北地區,殲滅在此地駐紮的韓軍4個師(8個團和1個營),將金城以南地區的戰線拉直。隨後再根據情況向三天峰、赤根山、黑雲吐嶺、白岩山一線發展進攻。

在作戰中以東集團第21軍在北漢江以東地區牽制趕來支援的韓軍,以第9兵團第24軍在注字洞南山、新木洞方向進行防守,阻擊金化方向的美軍和韓軍東援。

楊勇在朝最豪橫一仗,15天殲敵52783人,打退韓軍一千多次反撲 - 天天要聞

戰鬥打響後,炮兵部隊率先開火,不到半個小時時間裡就在韓軍陣地上整整傾瀉了1900噸炮彈。在炮兵部隊的支援下,志願軍作戰部隊僅用了1個小時的時間就突破了金城地區韓軍的前沿陣地。

隨後,志願軍西集團以第68軍203師607團一個偵察分隊化裝潛入韓軍首都師陣地,一舉摧毀了韓國首都師第1團(“白虎團”)團部,將大部分敵人殲滅。

第203師大部隊則趁機迂迴,殲滅配屬韓軍首都師的美軍第555榴彈炮營和趕來支援的韓首都師機甲團第2營。

志願軍中集團突破韓軍前沿陣地後,按照楊勇將軍在戰前部署,短時間內佔領轎岩山中峰和東峰,第200師在夜間向金城陣地內部深入,於1953年7月14日6時佔領了龍淵里、東山裡,切斷韓6師的防禦戰線,使僑岩山和峰火山的韓軍防禦線出現缺口。

東集團在戰鬥過程中因準備時間不足,又是橫越山脊,進攻敵人正面陣地,在突破後進展緩慢,未能迅速進至西峴里和控制金城通華川的公路。

戰鬥一直持續至1953年7月14日晚上,金城川地區的敵人基本上被全部肅清,韓軍的4個師遭到我方的毀滅性打擊。志願軍僅用21個小時,就向“聯合國軍”構築兩年之久的現代化防禦陣地,推進了9.5公里,這是戰爭雙方在陣地戰階段推進的最高記錄。

楊勇在朝最豪橫一仗,15天殲敵52783人,打退韓軍一千多次反撲 - 天天要聞

初步作戰任務達成後,志願軍在鞏固戰線的同時,派出各支隊向南部繼續發展,東集團第2梯隊第180師兩個團連夜渡過金城川。在1953年7月15日-16日兩天時間裡,志願軍各部隊有限度地在金城陣地上擴大戰果,相繼佔領了黑雲吐嶺、1118高地、白岩山、949.5高地至北漢江一帶、602.2高地、後洞里、新木洞、北亭嶺、間榛峴537.7高地、葛洞北山、597.9高地及西南無名高地。

韓軍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撲,但都被我軍化解。在7月19日-20日,韓軍的反撲最為激烈,共發起了107次反撲。1953年7月23日,李承晚親臨戰場加油打氣,韓軍叫嚷“奪回三黃山,向總統獻禮”,但經過多次反撲,都以失敗告終。

到1953年7月27日金城戰役結束時,志願軍共擊退韓軍反撲1000多次,韓軍損失慘重,僅佔領志願軍在巨室里北山的一個陣地。在15天的激戰中,志願軍共擊斃、擊傷、俘虜敵人52783人。

金城戰役的最終勝利迫使李承晚對我方作出了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戰爭雙方於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至於韓國媒體在報道所說的“有人做證,韓軍為李承晚陣亡了30000人”,存在數據問題,但韓軍因李承晚的決策錯誤而付出巨大代價是事實。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