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我國外交部宣布暫停與美方商談舉行新一輪軍控與防擴散磋商,美方得知後坐不住了,指責中方的做法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隨後特朗普再次拿台灣問題說事,沙利文叫囂對中國“加碼制裁”。
美國到底想要幹什麼呢?
一、中方反制讓美國跳腳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方持續對台出售武器,行為已經觸及中方核心利益,破壞中美政治互信。
為此,中方決定暫停與美方商談舉行新一輪軍控與防擴散磋商。
據中評網此前報道,五角大樓希望進行美中戰區司令對話,結果戰區司令對話對話沒等來,軍控與防擴散磋商還被叫停了。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社交平台發文,聲稱中止在核不擴散和軍備控制方面的談判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要求中國對世界保持更高的透明度。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美國對與中國共同制定和實施降低風險措施持開放態度,但需要中國政府的意願。
緊接着,他老生常談,妄稱中國“站隊”俄羅斯,污衊中國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美國和盟友在亞太的一系列行動僅僅是“防禦”。
不得不承認,在厚臉皮方面,美國政客是有功力的。
首先,中方之所以暫停軍控與防擴散磋商,是因為美國有錯在先,責任完全在美方,中方並未關閉溝通的大門,但前提是美國必須尊重中國核心利益。
其次,對於烏克蘭危機,中方反覆強調和平談判、政治解決,中方既不是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危機的推動者,反倒是美國、北約等持續支持、煽動烏克蘭繼續戰爭。
再次,亞太地區本是和平高地,因為美國的介入,導致台海、南海、朝鮮半島局勢升溫,現在美國反而佯裝無辜、倒打一耙,演給誰看呢?
最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20日報道,中方已經提交《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約》草案,主張防止軍備競賽,降低戰略風險。
因而美方想要趁機在核武器問題上批評、施壓中國,是行不通的。
據中評社19日報道,布林肯將在下周與王毅部長會面,雙方將在南海、台灣等問題上相互澄清立場,以防止陷入“無意的事故”。
他甚至表示,實現恢復和穩定美中關係的目標已經實現。
確定嗎?
二、特朗普稱台灣存在衝突風險
依《紐約時報》、美國新聞網站Axios等媒體的說法,拜登最早可能本周末就宣布退出總統競選,民主黨候選人將由哈里斯接任。
哈里斯在美國的聲望甚至不如拜登,這樣一搞,特朗普重返白宮似乎板上釘釘。
7月18日,特朗普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在公開演講中,他宣稱:“在我們的領導下,沒有國家會質疑我們的能力,沒有敵人會懷疑我們的力量。”
他說:“我們將在全世界恢復和平、穩定與和諧。”
首先,對於特朗普和拜登執政時期的美國,特朗普的確更不熱衷於戰爭,但戰爭之外,他也沒少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使絆子,所以有些話,聽聽就好。
其次,在前兩天的一次專訪中,特朗普被問及“美國是否將保衛台灣”時,閃爍其詞、轉移話題,被部分媒體解讀為:如果中國大陸採用非和平方式收復台灣,那麼他將不會派遣美軍介入。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美國對於台灣就像保險公司,所以台灣應該給美國交“保護費”。
在公開演講中,他又主動cue台灣問題,警告台灣和亞洲其他地區存在發生衝突的風險。
19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強調,如果發生台海戰爭,或是由台灣問題引發的美中戰爭,那麼所有人來說,都是“絕對災難性”的。
然而,他提出杜絕戰爭發生的措施不是美國修正自身的認知和行動,而是“我們要阻止中國”。
沙利文此前就曾聲稱美國將“採取一切措施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通過繼續向台灣提供台灣提供“自衛手段”來維護台海和平。
講到底,他還是在借台灣問題抹黑、詆毀中國。
同時沙利文也不遺餘力地炒作所謂“中國支持俄羅斯”,甚至叫囂,如果中國不改變立場,美國已經準備好對中國施加更多制裁。
對此,林劍表示,美國不要妄想讓中國為美國的錯誤行徑買單,中方絕不接受美方的造謠抹黑、甩鍋推責和霸凌脅迫。
他還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美國大選不要老是拿中國說事。
三、“美國大選不要動輒拿中國說事”
環球網指出:“美國國內主張對華強硬的論調有所升高,美國兩黨在操弄對華議題上你爭我搶,雖然有些‘計劃’ 不存在落地成為‘政策’的可能,但這些討論對雙邊關係的傷害卻是真實的。”
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試圖通過對中國叫囂、“亮肌肉”的方式來贏得更多選票,但他們真心不在意同中國的關係嗎?
當然不是,不然就不會一邊大張旗鼓地宣揚對華強硬,一邊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同中國對話。
然而,政客在乎自身的利益,輿論卻會影響民眾的認知,進而影響兩國人民的感情。
“中國一直致力於擴大中美關係有利於兩國和兩國人民的積極方面,但中國的剋制被視為‘妥協’,中國的反制又被說成是‘威脅’。”
美國詆毀中國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很多時候,美國用來批判中國而捏造的“罪行”恰恰是美國政客所使用過的,到最後不還是打自己的臉?
美國鼓吹所謂“中國威脅論”這麼多年,聯合盟友對中國圍追堵截這麼多年,成功遏制中國發展了嗎?
中國始終相信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中美正確的相處方式。
參考資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美國務院:美國對降低對華軍控風險的措施持開放態度》
外交部官網《2024年7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
環球網《社評:美國大選不要動輒拿中國說事》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