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美國上,胡塞武裝是認真的。
日前,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發表聲明稱,在19日至20日這24小時里,連續發射多枚反艦導彈擊中3艘貨輪,其中英國1艘、美國2艘,英國的那艘完全沉沒,船員棄船逃生;此外,胡塞防空導彈部隊還擊落美軍1架MQ-9“死神”無人偵察機。
隨後美英證實此事,美軍中央司令部稱,胡塞武裝向英國貨輪“魯比馬爾”號發射了兩枚反艦彈道導彈,其中1枚命中目標,並且造成破壞。該船發出求救信號後,另一艘名為“繁榮衛士”的聯盟船隻前來搭救,所有船員被送至吉布提。
另有美國官員證實,一架MQ-9“死神”無人偵察機在也門荷台達附近水域被擊落,美方正在調查具體原因。如若該無人機確實是胡塞武裝擊落的,那它將是美英紅海行動以來,胡塞擊落的首架美軍無人機,並且是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擊落的第二架無人機。去年11月8日,胡塞武裝就曾擊落另一架MQ-9“死神”無人偵察機。
此次行動胡塞武裝完勝,美英護航失敗。
如今的美軍,似乎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儘管已針對胡塞發起多輪空襲,摧毀其導彈、無人機發射陣地、彈藥庫、指揮中心和雷達站,但這些行為並未能有效遏制胡塞武裝的軍事活動。反而,似乎使得胡塞組織更加堅定地選擇了抵抗。
美國的軍事策略主要集中在避免直接的地面戰鬥,以減少美軍士兵的傷亡,並防止再次陷入持久的地面戰爭泥潭。這一戰略選擇背後的考量是明智的,但同時也限制了美軍的作戰能力,使得通過軍事手段迫使胡塞停手的可能性更小。
與此同時,美軍的注意力和資源在很大程度上傾向於亞太,近期美方放風稱將向亞太地區派遣5個航母戰鬥群,表明美國將其安全重心更多地轉移到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上。以色列和烏克蘭還佔據了美國較大精力。更重要的是,胡塞武裝採取了更激烈的抵抗方式,顯示出其不願輕易妥協的決心。這就使得美國對胡塞的軍事行動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段時間,美國政府官員相繼喊話中方,希望通過中國來間接影響伊朗,進而約束胡塞武裝,讓他們停止攻擊紅海航線的商船。
在紅海問題上,中國的立場是明確且一貫的。中國主張通過政治對話解決地緣矛盾,倡議在國際社會中勸和促談。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對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視,而且展示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願意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意願。然而美方一說就變味了,彷彿紅海危機是中國的責任,中國有義務解決,到頭來得罪人的事中國做,美名和利益全都是美國拿,哪有這麼好的事。
如今的美國既搞不定俄羅斯,也搞不定伊朗,連胡塞武裝都搞不定。
從阿富汗戰爭的失敗到敘利亞內戰,再到俄烏衝突,美國嘗試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軍事手段維護其利益和增強其影響力,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烏克蘭危機上,美國試圖通過支持烏克蘭,削弱俄羅斯的舉動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相反,俄羅斯越打越強,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陣營的團結。
而美國在處理地區衝突時的無力,尤其是對伊朗和胡塞武裝的應對,更加劇了國際社會對美軍無敵論的懷疑。胡塞武裝的持續抵抗,以及美國在紅海的軍事行動受挫,進一步表明美軍天下無敵的時代已經過去。
在21世紀的多極化世界秩序中,冷戰時代的軍事策略和霸權思維已經日益顯得過時且不切實際。過去,美國依靠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像是航母戰鬥群和巡航導彈等先進武器系統,能輕易地在全球範圍內展示其力量,甚至對其他國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然而,這種通過武力或軍事威懾來維持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時代,正逐漸走向盡頭。
某些華盛頓政策制定者仍舊堅持冷戰時期的思維模式,認為美軍那幾乎無所不能的軍事力量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顯然已不符合當前國際關係的實際情況。堅持這種過時的觀念,不僅無助於解決國際衝突,反而可能加速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