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航空網站報道,在1月12日凌晨美英大規模空襲胡塞之前,美英提前1小時通知了伊朗他們將空襲也門胡塞武裝的計劃,並告知伊朗:“伊軍的任何干涉都被認為是不可取的”。接收到這一信息後,伊朗軍艦就趕在美英發起空襲前夕,緊急從紅海撤離了。空襲發生後,伊朗一邊宣布支持胡塞武裝,一邊讓其海軍戰艦和潛艇處於全面戒備狀態。伊朗海軍將大部分艦艇部署到了該國南部港口,以便能夠隨時封鎖波斯灣。
雖然伊朗武裝從紅海撤離,但卻將英美戰機的飛行數據交給了胡塞。在遭到美英空襲時,胡塞也並未被打懵,而是立刻展開了反擊行動。胡塞武裝成員全部從床上爬起來,進入戰鬥狀態,防空導彈部隊、反艦導彈部隊、彈道導彈部隊全部開火,向美英等國家在紅海的船隻發射導彈。據初步統計,他們發射了40枚多防空導彈和十幾枚反艦與對地導彈,但是幾乎所有的導彈都沒發揮作用......
空襲結束後,胡塞發誓必須要報復美軍,而且將繼續發起襲擊行動。根據美國聯合參謀部主任道格拉斯·西姆斯中將的說法,作為對美英空襲也門的報復,胡塞武裝在1月12日向其海軍艦隊發射了至少一枚反艦彈道導彈,但導彈沒有擊中船隻。
反而一艘從紅海過境的俄羅斯油輪遭到了胡塞導彈的誤傷。負責海事安全的英國安布雷公司稱,一艘載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被胡塞反艦導彈盯上了,當時該船懸掛着巴拿馬國旗。油輪船長報告稱,胡塞發射的導彈在距離該油輪400~500米處落入水中,並沒有對船隻造成任何破壞。或許是察覺到導彈未起作用,緊接着有三艘胡塞武裝快艇尾隨其後,似乎想登上並控制該油輪,但未成功。幸好油輪上沒有任何人因此而受傷,這是胡塞武裝第二次錯誤地襲擊俄羅斯油輪。該油輪在公開信息庫中有一條早就過時的關聯信息,顯示與英國有關聯,雖然信息過時,但胡塞顯然並不想錯過任何一艘有關聯的船。
在胡塞向美艦隊發射彈道導彈後。美國中央司令部稱:1月13日凌晨3點45分,美軍再次對胡塞展開了空襲,打擊了胡塞的一個沿海雷達站。此次攻擊是對胡塞向美艦發射導彈的直接回應,美軍要打掉胡塞所有的反艦能力,看來只要後續胡塞敢繼續發射反艦武器,那麼美軍就會繼續打擊。這個雷達站在前一晚的空襲中倖存了下來,胡塞在12日的報復行動中發射的反艦導彈似乎就是這個雷達站引導的。
本次空襲是由美海軍“卡尼號”驅逐艦發射的戰斧對地導彈執行的。卡尼號是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第14艘,它屬於最早的那一批伯克I級,剛建成時滿排是8400噸,後續經過各種升級加裝了更多現代化設備,滿排達到了9000噸。它只有90個垂髮單元,從伯克IIA級之後建造的驅逐艦都是96個垂髮。儘管卡尼號比後續建造的伯克級,少了6個垂髮,但它卻有兩套獨立的魚叉導彈發射器,可以發射8枚魚叉導彈,因此它攜帶的導彈數量並未減少。按照伯克級的標準配置計算,卡尼號至少攜帶20枚戰斧,也可能根據任務的不同多攜帶一些。
正常來說應該發射反輻射導彈打擊胡塞雷達站,但是戰斧導彈能夠在距離海平面7米的高度掠海飛行。受地球曲率的影響,胡塞雷達基本只有遭到攻擊的時候才會發現它。即使發現了,以胡塞的防空能力也無法對其攔截。不過,話又說回來,用戰斧導彈打胡塞雷達站有點太奢侈了。
連續兩天空襲,雖然看起很唬人,但規模並不算大,無法打掉胡塞的反艦能力,更多的起到警告的作用。當然不僅僅是警告胡塞,而是連伊朗一塊警告了。因為伊朗不僅是胡塞的支持者,還在美英空襲前一天,在阿曼灣扣押了一艘美國油輪。隨着美英的空襲,這相當於在中東地區、繼加沙戰爭之後,開闢了第二條戰線。如果胡塞的反擊很猛烈,那這條戰線可能會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