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嘉興市海鹽縣西塘橋街道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內,一根根巨大的銀色鋼臂,將一塊塊光伏面板舉向藍天,在冬日暖陽的映照下格外壯觀,鋪滿水池的一塊塊藍色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當天,嘉興市聯合污水廠光伏項目首個併網點驗收通過,將於明年2月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作為傳統耗能大戶的污水處理廠,將獲得光伏發出的大量綠色電能。
該項目由嘉興市水務集團下屬嘉興市嘉源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投資、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包,總計安裝29983塊組件,採用預應力柔性支架方式進行安裝,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7.09MWp,在同類項目中規模位居全國第二,省內第一,有效助力浙江能源結構轉型,實現雙碳目標。

“嘉興聯合污水處理廠面積廣、周邊空曠、光照充足,具備光伏發電的優勢。”據項目投資方嘉興水務集團嘉源生態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暉斌介紹,光伏發電不僅對生產沒有影響,還顯現出一些“二次效果”,比如二沉池上方的光伏板遮擋了直射的太陽光,有效抑制池內綠藻的生長,降低人工清理頻率,這種立體安裝方式,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土地使用的集約高效。

據悉,本項目總投資1.01億,採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污水處理廠作為傳統的耗能大戶,將獲得光伏發出的大量綠色電能,項目建成後平均每年發電量為1876.63 萬度電,減少企業運營成本上千萬元,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5600多噸,減少二氧化碳約15000多噸,二氧化硫約為1.5噸,氮氧化物約2.5 噸,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項目總包單位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徐展鵬告訴記者,自10月9號開工以來,項目進展迅速,已完成工程量約70%。項目採用高效的N型TOPCon光伏組件,以及行業領先的智能化逆變器,將於明年2月底實現全容量併網。

記者/責任編輯:方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