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靠港停靠狀態的林肯號核動力航母又走水了。為何說是“又”?是因為2個原因:也就是不久前林肯號上已經走過一次水,並且導致了至少6名水兵受傷,需要接受專業的治療。而在不到12個月之內,林肯號上又一次發生了較為嚴重的走水事故,多虧這次發現的早,及時進行了損管撲救,才沒有導致事故大範圍蔓延,具體的人員財物損失還在評估中,很顯然,過火面積極有可能超過100平米,這在軍艦上已經不算是小事故了,因此只能對外宣布出來。說第二個“又”,是因為出現這次事故的林肯號,現在就是停靠在美國西南部的軍港聖迭戈的岸線碼頭上。如果記憶力好的人,一看到聖迭戈岸線碼頭,應該會想起點什麼,那就是在2020年的7月份,作為4萬噸級大艦的好人號。同樣是在聖迭戈,
的岸線碼頭上進行系統升級期間,出現了嚴重的走水事故。最終火勢不斷蔓延,整整燒了接近4天,基本把這艘主力兩攻的水線以上部分都燒穿了。經過又花費2000萬美元的專業評估,認為這艘巨艦已經沒有了修復的價值,於是又花費另外的2000萬美元,萬里迢迢的再從西海岸用拖船拖到美國南部海岸,也就是墨西哥灣附近的拆船廠進行拆毀處理。由此可見這個聖迭戈的岸線碼頭真的不怎麼吉祥,否則不論兩攻還是核動力航母,為何到這裡一旦停靠就沒事走水玩?美國海軍的超級大艦都容易走水,而且聖迭戈軍港還屢次如此,看似偶然,實則必然!比如本次事故的初步原因已經公布,就是林肯號上的柴油發電機長期運行,導致線路過熱引發的火情。按說核動力航母平時是用不到艦上的柴油發電機的。
因為只要不停堆,就會有源源不斷、幾乎永遠用不完的電力和熱水資源。但是很顯然,現在的林肯號是在長期停靠岸線期間。因此基本確定是早已停堆。但是航母作為一個類似海上的小城市。即使長期停靠期間,上面也會有幾百人長期在艦上值班;或者承包商要進行航母上的升級改造,也需要艦上提供基本的照明、換氣以及生產生活上的電力服務。這樣就需要長期開啟航母底艙的柴油發電輔機持續工作了。問題是林肯號航母也不年輕了。設備老化,而且可能超負荷運行的情況下,於是就短路走水。本質上來說,看似是林肯號本身老化的問題。但實際上事故的根子還是聖迭戈軍港的基礎保障設施已經嚴重過時導致。像是靠港期間的兩攻或者航母等大艦。日常供電就應該由艦電完全切換成岸電,
但是作為美國2大本土軍港之一的聖迭戈,很多岸線供水供電設施還是二戰期間建造的。當初好人號走水撲救不及,就是無法用岸電緊急帶動大艦上自身的損管系統導致。現在3年過去了也沒接受教訓。超級大國的關鍵軍用基礎設施,仍是外甥打燈籠,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