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17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得到證實已經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俄羅斯導彈專家曾表示,東風17是目前中國高超音速武器中最尖端的型號,將成為又一種針對美軍航母的撒手鐧,將在中美航母對決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中美航母的差距
即便掌握了這樣的神兵利器,仍有一些人認為中國在航母大戰中難以穩操勝券,東風17無法彌補中美航母的客觀差距。這種觀點的出現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航母大國,在航母建設上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美國海軍目前擁有11艘核動力超級航母,分別是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尼米茲級的排水量超過10萬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強的航空母艦,可搭載75架各型艦載機。
美軍的空中優勢仍在延續,尼米茲搭載的75架艦載機中,有10架是F35C隱身戰機,這種戰機是目前美軍的主力第五代戰機,面對一般的四代甚至四代半戰機都具備跨代壓制能力。
另外34架艦載機則是F18,F18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多用途戰鬥機之一,搭配新雷達和AIM9X這樣的第四代格鬥彈,F18已經達到了四代半標準,具備強大的對地對空對海作戰能力。
除了兩種戰鬥機,尼米茲級還會搭載7架EA18G電子戰機,這種代號咆哮者的電子戰機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電子戰機,具備超強的電磁攻擊/干擾能力,曾在美軍軍演中擊敗過F22隱身戰機,實力不容小覷。
尼米茲還搭載了種類極其完善的戰鬥支援機型,一艘尼米茲航母所搭載的空中力量就超過了中小國家空軍的規模,不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在地球上難覓對手,據估算,尼米茲航母上艦載機的空中壓制半徑高達1700公里。
反觀中國海軍,在航母的數量和噸位上都與美軍差距明顯,正式進入服役的只有兩艘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僅有6萬餘噸,屬於中型航母。因為脫胎自蘇俄航母設計,所以並未安裝彈射器,而是採用滑躍起飛設計。
國產殲15艦載機本身的底子不差,與美製F18基本處於相同的技術層次,又勝在是重型機,按理說應該具備更強的戰鬥力。但國產航母的滑躍設計嚴重限制了艦載機的出動率和有效載荷,使得殲15始終難以發揮全部實力。
國產機載武器相對美軍是有一定優勢的,得益於我國導彈技術的發展,殲15搭載鷹擊超音速反艦導彈時可以很好的扮演航母殺手的角色。換裝PL10和PL15後,也能與美製隱形艦載機過過招,但總的來說,中美航母確實不在一條水平線上。
東風17難以扭轉局勢?
中國海軍對於中美航母的差距同樣心知肚明,國產航母暫時無法擔起區域拒止/反介入的重任,這才有了東風17這樣的神器。目前在高超音速武器,中國的進展遠勝美國,也是我軍對抗美軍航母的最大依仗。
在解放軍的武器庫中,能夠威脅到美軍航母的並不少,中國驅逐艦攜帶的鷹擊超音速反艦導彈就能在數百公里外,以4馬赫的高速超低空突破美製反導系統的防禦。但畢竟是反艦導彈,對航母的毀傷有限,不能真正的一錘定音。
除此以外,解放軍還擁有東風21D和東風26兩種反艦彈道導彈,二者可在數千公里外打擊美軍航母,其高達10馬赫的末端速度,足已突破任何已知導彈防禦兵器的攔截。但反艦彈道導彈價格昂貴,且容易引起戰略誤判,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
而東風17則完全是另一種改變戰場規則的產物了,其戰鬥部採用乘波體設計,突防速度同樣高達10馬赫,與反艦彈道導彈不同,東風17採用的是近水平的彈道,最大射程據說可以達到2500公里。
美軍裝備標準系列攔截彈雖然技術性能已經足夠尖端,但和東風17相比還是有些小巫見大巫了。美軍航母只要進入東風17的射程以內,都將隨時面臨完全不可預測的高超音速武器打擊,隨時都可能被擊沉的航母能有多少戰力不言而喻。
總的來說,東風17的出現確實改變了中美航母大戰的平衡,在美軍拿出針對性的手段以前,解放軍在這場軍力對比中都會暫時掌握優勢。
東風17應該怎麼打
雖然東風17的作戰性能很強,但作為一型高科技武器,瞎打肯定是萬萬不能的,東風17的性質決定,它一出手就必須消除迫在眉睫的美軍航母威脅。所以,要想保證東風17的殺傷力或者威懾力,就必須保證美軍航母處於2500公里的最大射程內。
在中國航母不佔優的情況下,東風17這樣的岸基武器必須時刻為我軍航母提供保障,這樣的距離同樣也能讓我軍的岸基空中力量馳援海軍航空兵,殲15和F35較量不佔優,那就出動殲20找回場子。
東風17採用機動平台,在作戰時最好保持機動,使得美軍搞不清發射車所在的具體位置,避免被反輻射導彈或者其他遠程打擊兵器摧毀,為了確保毀傷效果,還應當以多台車集群出動,採取飽和式攻擊。
只要能和我軍航母以及飛機配合得當,就能在局部獲得相對於美軍航母的優勢,迫使美軍航母放棄進犯企圖,並離開中國領海。戰術戰法得當的東風17將成為我軍擊退甚至擊沉美軍航母,掌握海戰主動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