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峙作為國民黨的高級將官,在解放戰爭中 卻被下屬大罵“蠢豬”,在之後更是被稱為國民黨五大“飯桶”將軍之一,那劉峙從剛開始參軍時就沒有謀略嗎?那他又是在怎麼做到高級軍官的呢?又為何會被蔣介石重用?讓我們來看看劉峙從“福星”到“飯桶”高開低走的人生。
圖一
一帆風順,黃埔福將
1892年劉峙出生在江西省吉安縣的一個農戶家庭,父親在他不滿周歲時就因與惡霸地主發生爭執,被打死在一條小河下,留下了無依無靠的母子二人。母親胡氏在父親去世後走投無路,就只好帶着年幼的劉峙外出打工,在打工期間,母親被店老闆看中,結為夫妻。本以為生活終於好轉,可在不久,老闆就暴病而亡。無奈,母親只好帶着他繼續輾轉,嫁給了吉安縣的一個卸任統帶黃小山,之後黃小山軍移防,他的母親不願離開吉安縣,黃小山只好把他帶給了他的結髮妻子唐氏。就這樣,劉峙在唐氏的照料下長大。1905年冬,在日本留學的劉峙因中國留學生抗議日本政府的罷課運動回國。
劉峙雖然童年輾轉,但他的“官運”可謂一帆風順。回國後,劉峙決定從軍,也就此開始了他的“福星”生涯。1915年,劉峙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分配到翼東開平巡防營見習。在他見習期間,正逢護國運動興起,他被護國運動者感染,所以放棄職位,南下廣州加入粵軍,參加討伐龍濟光的戰鬥,從連長升到了營長。1921年,劉峙加入國民黨。
圖二
1922年,劉峙任大本營第一游擊隊隊長,與北洋軍作戰,在作戰過程,他用100多人打敗了北洋軍隊並接連勝利打到他老家吉安縣。經此一戰,劉峙出名了,他被安排在許崇智手底任軍事參議。1924年,在黃埔總教官何應欽的介紹下,他擔任軍校戰術教官。同年年底,黃埔軍校成立教導團,劉峙任第二營營長。
1925年,劉峙參加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陳炯明此時已經是強弓之弩,所以他很輕鬆地就打倒了陳炯明。在打倒了陳炯明之後,他又平定劉振寰、楊希閔叛亂有功,直接升為第一校團團長。在這之後,他跟隨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扣押了第二師和海軍中的所有黨代表和共產黨員。1926年,他跟隨蔣介石開始北伐,在北伐期間,他屢立戰功,擊敗孫傳芳軍隊,打垮盧香亭主力,被稱為“福星”。
中原大戰,五虎上將
如果說北伐戰爭讓蔣介石看到了這位“福星”,那讓蔣介石信任重用這位“福星”則是在中原大戰。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劉峙先率軍從馮玉祥的口袋陣中突圍而出,之後又打敗傅作義,重新佔領濟南,讓中原大戰出現根本性的轉折。1931年,他又同東北軍一消滅反叛軍石友三。1932年,他在蔣介石的命令下對紅軍發動第四次圍剿,並在此次圍剿中攻佔大別山根據地,迫使紅軍被迫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征。1933年,他出任贛粵閩湘鄂“剿匪”總司令,戰無不勝。
圖三
此時的他,在國民黨內名聲大盛,高居五虎上將之首,深受蔣介石器重。
1935年,他到達職業頂峰,升為二級上將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黨上層官員都羨慕他官運亨通、福星高照,讚譽他為“福將”。
開始隕落,“飯桶”將軍
人的一生有高潮就會有低谷,他在經歷了自己風頭無兩的“高光”時刻後,便開始隕落。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在與日軍對戰的平漢路戰役時,被打的節節敗退,甚至在最後被日軍嚇得棄城而逃,他這一逃,直接導致中國的華北大部淪陷,惹起全國民憤,被民眾嘲諷為“長腿將軍”。他這一逃同時也被蔣介石看在眼裡,認為他不堪大任,便將他調到第一戰區任副司令長官。可能他之前的表現太好,蔣介石也只是“冷落”了他一下,1939年,蔣介石又將重慶防空的重任交給他。可他在接到任務後不僅沒有想藉此洗掉“長腿將軍”的恥辱,反而是躺平利用職位“撈油水”,最後導致1942年日軍對重慶的轟炸中造成“六五隧道慘案”。也因此,他被撤掉重慶防空司令一職,並被蔣介石棄用,一直到抗戰勝利。
圖四
在抗戰勝利後,國內爆發解放戰爭,劉峙為了讓蔣介石重新重用他,經常向他表忠心,而忠心對於蔣介石這種疑心重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武器。於是蔣介石又一次相信他,給他30萬大軍讓他突擊6萬人的中原解放軍。但安逸太久的劉峙還是失敗了,這一次,蔣介石大怒,並再也不相信他,撤掉了他所有官職。
到在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一敗再敗,無人可用,他無奈只好再次啟用“聽話”的劉峙,但劉峙依然“不負所托”,在淮海戰役中被打的節節敗退,甚至手下的人嘲諷他“豬將”,說派他不如派一隻豬。在淮海戰役失敗後,劉峙徹徹底底的被蔣介石棄用。他也因此被冠上了“飯桶”將軍的名頭。
劉峙從開始的五虎上將之首,萬人捧,到後來的成為棄子,被嘲諷,他高開低走的一生或許也正是他性格的體現。他在前期靠隱忍、聽話和“運氣好”被重用,後期他也隱忍、聽話,但缺少了“運氣”也沒有實力所以被拋棄。所以聽話並不能讓你安穩的度過一生,只有自己有真的實力,才能在“運氣”的加持下一直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