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朝鮮試射了2枚火星12彈道導彈,導彈飛躍了日本上空,落入太平洋。
緊跟着,朝鮮又試射了幾枚短程彈道導彈。各主要媒體評論,這兩次試射是對美軍在東亞的部署和演習所做出的回應。
美國和韓國馬上也做出了回應,各自發射了2枚彈道導彈,並宣稱這些導彈精確地擊中了模擬目標,並展示了盟軍阻止進一步挑釁的能力,然後韓國人就把自己的江陵空軍基地炸了,韓國說是導彈發射失敗墜落,讓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千里江陵一日還”。
導彈飛越了日本,日本方面當然會有反應,但是沒有採取攔截動作。我看到有人解釋說,日本就是沒膽,而且受制於美國政府,美國爸爸不讓攔,日本就不能攔。
其實還真不是那麼簡單。
首先,要看這種導彈飛越,日本有沒有權力予以攔截。朝鮮導彈如果越過日本時,高度低於100公里,那是進入日本領空了,日本就有權攔截。而日本方面公布這次試射的導彈飛行高度達到了1000公里,這就不是日本領空,日本哪來的權力攔截朝鮮導彈?即使從日本國內法看,也不滿足攔截的法律條件,因為根據日本的自衛隊法明文規定對彈道導彈落點進行判斷,確認落地是日本本土或者領海,然後再根據情況由首相或者防務大臣下令開火攔截。這次朝鮮導彈的落點距離日本2000多公里,日本通過導彈的彈道判斷出對日本沒有實際威脅,當然也就不會攔截。
其次,還要看日本的攔截能力,日本現在的彈道導彈防禦主要靠美國提供的標準3,它的作戰高度是160公里以上,500公里以下,能否攔截朝鮮試射的中程彈道導彈,還要看朝鮮導彈飛躍日本青森縣時的飛行高度,就算當時沒到彈道最高點,但是如果超過500,那日本還是攔截不了,除非日本海自的艦艇能夠提前抵近朝鮮海岸邊,打朝鮮導彈的助推上升段。而且如果朝鮮真想用這種導彈打日本,完全可以用高拋彈道,射程6000公里的導彈,保留2000多公里射程就夠用。
最後,還有政治層面的原因,日本應該也是不想攔截。畢竟判斷出來這枚導彈不會落在日本領土上,那就沒必要刺激朝鮮,讓導彈飛過去得了。而且,這對日本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現在大家都在關注俄烏戰場,而朝鮮這次導彈試射能幫日本提醒美國,給日本更多關注和支持,這時候不哭鬧打滾還等什麼呢。
這事對俄羅斯也是好事,朝鮮能發出一些核威懾,某種程度上比俄羅斯自己動手,相當於多了一層緩衝,給俄羅斯增加一個談判籌碼,讓莫斯科更有戰略靈活度,畢竟朝鮮現在更聽俄羅斯的。
至於中國的態度,咱們早就說過,原則上根據聯合國決議我們是反對朝鮮這麼做的,當然我們也反對增加對朝鮮的制裁,畢竟制裁不能解決問題,只會逼着朝鮮加快核武器和彈道導彈發展進程,到時候誰難受誰知道,反正不是我。如果美國還希望中國幫着勸阻朝鮮?那美國不付出點成本,朝鮮可不聽我們的。
所以一枚導彈就撐起了東北亞一個舞台,大家都可以在台上把自己的台詞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