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韓媒《國民日報》報道,在韓軍建軍74周年儀式上,韓國軍方首次向外界展示處於研髮狀態中的“玄武-5”彈道導彈資料影像。韓軍宣稱該導彈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火力,是一種“怪獸導彈”,最多可以搭載重達9噸的彈頭,甚至誇張地說:“10枚玄武-5彈道導彈的威力就相當於核武器。”
據韓媒介紹稱,玄武-5彈道導彈能攜帶8~9噸重的戰鬥部,可對半島北方高價值目標實施打擊,另外,還能以此為藍本發展出中程彈道導彈,使得其最大射程可覆蓋中國腹地。然而好景不長,據韓聯社10月5日報道,4日晚間,韓軍一枚玄武-2C彈道導彈在發射後墜地爆炸,所幸沒有殃及附近民眾。
當地時間10月4日清晨,為回應近來挑釁不斷的韓美兩軍,半島北方在境內慈江道舞坪里地區向東發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經過漫長的飛行後,最終墜落於太平洋西部海域。日韓兩國軍方隨後回應稱,該彈射程在4000~4600公里範圍內,最大飛行速度為17馬赫/小時、最高飛行高度在970千米左右。
饒有趣味的是,該彈在經過日本列島上空時,日本政府還在有關地區拉響了防空警報,令當地民眾恐慌不已。相比於日方的大驚失色,韓國總統尹錫悅則表態稱,將對上述舉動展開“堅決”回應,不過令他沒有想到是,稍後的“堅決”回應又變成了一樁國際笑話。
10月4日午夜至凌晨時分,韓軍會同美軍在東部海域展開地對地聯合打擊演練,韓美兩軍各自發射兩枚ATAMCS導彈,均精確命中布置在預定區域內的靶標。或許是想讓半島北方見識到本國彈道導彈的強大,韓軍緊隨其後又發射了一枚玄武-2C彈道導彈。
起初,導彈在發射升空後並無異常,不過後續在飛行過程中卻偏離軌道,最終墜落至江原道江陵空軍基地內,並在現場燃起熊熊大火及引發一系列爆炸。事件發生後,韓國軍方迅速啟動調查程序,據韓軍官員給出的初步分析稱,此次事件應為裝載至彈體內的推進劑突發火災所致,好在戰鬥部並未爆炸,因此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玄武-2C彈道導彈是韓國軍方在玄武-2A/B彈道導彈基礎上發展而來,彈長7~8米、彈徑約為1米。鑒於美國政府在彈道導彈領域近年來對韓國政府的鬆綁,由此使得該彈最大射程提高到800千米左右,戰鬥部重量也由此前的500千克順利邁進1噸大關。
從以往進行的發射試驗中來看,玄武-2打擊精度較高,外界推測稱,若採用慣性制導+景象匹配製導體制時,該彈的打擊精度理論上小於2米。從其外形設計來判斷,該彈除對常規目標進行打擊外,還能對身處在地下數米內的目標進行致命一擊。
不過外界認為,鑒於韓國在彈體材料方面的技術有限,因此對該彈的鑽地性能不宜高估。如若最終調查結果確與推進劑有關,那麼意味着這批玄武-2C將在近期內處於停用狀態,進一步講,不排除返廠維修接受安全檢查乃至於是更換固體燃料的可能性。
10月1日,在位於忠清南道的陸海空聯合基地雞龍台演兵場內,韓國軍方舉行了建軍74周年紀念儀式,向外界展出一大批韓軍制式裝備。與此同時,韓國防部又發布一則名為《韓軍決心》的宣傳視頻,首度公布處於研製階段的玄武-5彈道導彈。從畫面中來看,玄武-5彈道導彈通體修長,彈體呈圓柱形,彈頭則為細長錐形,兩者過渡較為自然,並未發現有明顯銜接痕迹。彈體尾部同玄武-2C類似,安裝有4片不規則彈翼,區別在於前者彈翼系五邊形,玄武-5為四邊形。
玄武-5的彈頭變化較為明顯,首先是採用降低飛行阻力、提高打擊射程的單錐體設計,拋棄掉玄武-2C的雙錐體構型。其次是彈頭裙部取消玄武-2C所採用的4片截尖三角形空氣舵面,這意味着韓國在導彈末端制導與控制方面有了顯著提升,但不知道是通過何種技術路徑來實現。
據韓媒說法稱,玄武-5彈道導彈可攜帶8~9噸重的彈頭,最大射程範圍則在300公里左右,憑藉著巨大的殺傷力,可對位於地下數百米的目標給予致命一擊。照此來看,玄武-5的首要作戰任務便是在戰端開啟後,對半島北方境內的地下指揮所、核設施及導彈發射井等軍事目標展開打擊。
不過重點在於玄武-5的後續改進型號,一位匿名的韓國導彈專家對此聲稱,在縮減彈頭載荷的情況下,玄武-5的最大射程有望提高到3000~3500公里左右,從而搖身成為中程彈道導彈。故而一貫無腦的韓媒也大肆渲染稱,玄武-5彈道導彈可有效應對中國發起的“挑釁”,堪稱是真正的“毒針武器”。
與此同時,韓媒也披露了該彈的預測參數,稱其全長保持在15~16米左右,彈徑則為1.6米,從這個角度來看,玄武-5相較於玄武-2C,在尺寸上確有不少進步。
對於韓國而言,提升導彈射程最大的難點在於美國方面的鬆口,倘若美國皇恩浩蕩,那麼韓國科研機構便會抬出高性能固體火箭發動機及採用大裝藥量的固體燃料棒以此達成上述技戰術指標。
不過麻煩在於,玄武-2C的推進劑貌似也出現了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玄武-5的後續型號改進,因此能否成為中程彈道導彈,目前並不好說。此外則是制導系統,衡量一款導彈性能優異與否,除了其射程、威力外,還與打擊精度密不可分,換句話說,即使具備遠射程、高殺傷,但導彈到頭來沒有投擲到預定區域,便等於是白來。
在這一方面,可謂是韓國素來的技術痛點,細品韓國軍方及科研機構的對外文宣中就可以發現,他們似乎對“玄武”系列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鮮有提及,即使提到也只是輕描淡寫,總之遠未到自信滿滿的地步。因此玄武-5導彈採用何種制導系統,仍需有待觀察,可以確信的是,過程絕對不會一帆風順。
在東亞怪物房中,韓國的民族自尊心最為強烈,同樣也更為脆弱,因此外界不難發現,上至軍政高層,下至普通民眾,韓國極易在這兩者間走向極端。比如當下被韓媒被奉為“毒針武器”的玄武-5彈道導彈,便是最好的證明之一。
韓國若將玄武-5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控制1000公里以內,周邊國家的確可以體諒,畢竟韓國的戰略敵人系半島北方,捍衛國家利益無可厚非。但貿然將最大射程提升3500公里左右,並點名道姓稱是針對中國而來,就有點熊孩子胡鬧,不知好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