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70歲感言揭秘:當年的國民黨明星軍官,為何要投奔大陸?

2022年10月03日19:13:45 軍事 1554

林毅夫70歲感言揭秘:當年的國民黨明星軍官,為何要投奔大陸? - 天天要聞


1、

林毅夫70歲感言


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林毅夫,在他70歲生日的時候發表了一篇3000字長文。

在這篇長者感言里,他回顧了自己這一生的一些重要時刻,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決定:是40多年前,他以一個國民黨金門防衛司令部284師馬山連連長的身份,從金門島游泳兩公里到廈門,回到了祖國大陸的懷抱。

當然,作為一名被國民黨重點培養的軍官,林毅夫這樣的行為屬於“投敵叛逃”,至今他依然在國民黨的通緝令上。

林毅夫70歲感言揭秘:當年的國民黨明星軍官,為何要投奔大陸? - 天天要聞

林毅夫戎裝照


可一個政黨的利益得失,如果和中國的命運相比,孰輕孰重?這一點,林毅夫看得很清楚。

在這篇長文里,他揭秘了當年投奔大陸的真正原因。

他說:“那時,每當於晨曦薄霧和落日餘暉之時,隔着一彎淺淺的海峽眺望對岸寧靜幽遠有如宋人山水畫的南太武美景,我的心潮總是如腳下岸邊的潮水般來回激蕩,我是應該留在台灣作為一名明星式的精英追求順風順水的個人仕途,還是應該聽從內心的召喚,回到未曾踏足,仍處貧窮落後的祖國大陸為其發展添磚加瓦?從小對自己的期許,讓我選擇了後者。”

簡單就兩個字:救國。

可能你會說,林毅夫當年不過是個國民黨軍隊的連長,他憑啥以救國救民為己任?

這樣的家國情懷,我們這一代人確實很難理解。

我們出生在和平年代,成長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們的理想是成功,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我們無法理解上一代中國人當中,有這樣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理想。


2、

投奔大陸


林毅夫出生於1952年,家鄉是中國台灣宜蘭縣,原名林正義。家貧,母親替人洗衣將他拉扯大,含辛茹苦。但好在林正義沒有辜負母親的付出,從小成績優異,19歲的時候考入國力台灣大學。

進入大學後,他展現出了積极參与社會運動的性格。

1970年,美國宣布將於隔年把二戰後託管的釣魚島列島和沖繩一併“歸還”日本,為此海外和台灣留學生群情激奮,掀起了聲勢浩大的保衛釣魚島運動,林正義首當其衝成為台灣學生運動的發起者之一。

可國民黨當局怎麼會把一幫大學生的建議放在眼裡,反而因為怕“學生鬧事”,對這種行動進行打壓。

進言無門,林正義“救國”的願望只好通過從軍來實現。

他決定不再回台大讀書,投筆從戎,自願請纓,進入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在台灣重建的黃埔軍校學習。

林正義投筆從戎的故事,成為了國民黨宣傳的典範,在他的影響下,多名大學青年參軍入伍。當時國民黨的參謀總長賴名湯對着媒體這樣說:

“這就是中國一定強的鐵證,因為我們國家像這樣有熱血的年輕人非常多”。

1975年,林正義以第二名的成績從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因為是宣傳典型,蔣經國對林正義也非常關注。特意交待人要對他多多照顧。就在國民黨的培養和蔣經國的照顧下,他一路官運亨通,短短几年就升為了金門防衛司令部284師馬山連連長,軍銜上尉。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下去,林正義的前途可以說“不可限量”。

林毅夫70歲感言揭秘:當年的國民黨明星軍官,為何要投奔大陸? - 天天要聞


但他放棄了這條“升官發財”的路,他對國民黨已經失望,對於自己的人生有着新的期望。

林正義從小愛讀歷史,初中時就已經讀了黎東方的《細說中國歷史叢書》,也看了蔡東藩的《中國曆朝通俗演義》。

在70歲的感言里,他回憶道:“年少時看似漫無目的的涉獵,讓我不知不覺認識到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每當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秋,總有志士仁人,不惜毀家紓國,拋頭顱、灑熱血,犧牲自己來挽救國家,這些故事的浸染萌發了我為民族的復興奉獻一己之力的初衷。”

另外,“保釣運動”的風波對他的影響也非常大。

“在陸軍官校學習的四年,我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中華民族的未來。逐漸地我認識到美國不顧釣魚島主權歸屬中國的歷史事實,把託管的釣魚島移交給日本,本質上與一戰後巴黎和會上,列強德國在青島租界不是歸還給中國,而是移交給另外一個列強日本如出一轍。這個認識讓我幡然醒悟,民族不復興,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民族命運就不能改變。”

而偏安一隅的國民黨,顯然不是林正義眼中可以帶領“民族復興”的。他身為國民黨軍官,早就將這個政黨看得一清二楚。

於是在1979年5月16日的夜晚,他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

為了能夠投奔成功,林正義做了充足的準備。

當時林正義自己買了一台半導體收音機,每當夜深人靜時,他就悄悄收聽大陸電台,當聽到大陸開始實施“改革開放”,用後來的話,就是“有一位老人在中國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他知道,要實現“民族復興”的天時、地利、人和都集齊了。

他下定了決心,那天晚上,他先是假傳演習命令下達宵禁令通知:沿海崗哨不準駐防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點名後走出營房,若發現有人下海游泳嚴禁開槍射殺,即使聽到槍聲也不準一探究竟。

一切安排好後,他抱着兩顆籃球,義無返顧地躍入大海,游向夢中的“彼岸”。

不久之後,林正義“叛逃”的消息轟動了台島。

他身懷六甲的妻子陳雲英,帶着4歲的兒子,在驚恐中聽聞,丈夫趁游泳去了廈門。這時的她才猛然想起,不久前丈夫曾對她開玩笑地說過一句話:“如果哪天我不見了,你可要像王寶釧一樣,苦守寒窯18年哦……”

陳雲英當時以為,丈夫身在前線,每日見到兩岸炮火相交,難免會說出這樣“不吉利”的話,沒想到,這是丈夫在心中計劃已久的“叛逃”。

幸好當時的國民政府,並沒有追責家屬,陳雲英挺着肚子繼續在學校當她的老師,幾年時間,丈夫杳無音訊,難道真的要做“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么?

林正義當然沒有“拋妻棄子”,他只是有更大的理想要去實現。四年之後,當他安穩下來後,就聯繫上了妻子,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改名為林毅夫。

來源於《論語》:“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林毅夫70歲感言揭秘:當年的國民黨明星軍官,為何要投奔大陸? - 天天要聞



3、

幸運的林毅夫


林毅夫說自己是“幸運的”。

他當年能夠“叛逃”成功,去追逐更大的理想,這自然是幸運的。

剛開始到大陸的時候,由於他的“身份敏感”,沒有人敢收留他。幸好北京大學還比較“大膽”,將他錄取為經濟學的學生。

他在北大讀完了經濟學碩士,被派去接待剛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後者對於林毅夫的悟性非常賞識,提出抗議推薦他去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正是因為這一次機緣,為他日後成為著名經濟學家起到了關鍵作用。

林毅夫70歲感言揭秘:當年的國民黨明星軍官,為何要投奔大陸? - 天天要聞


等到他從美國學成歸來,帶回來整整30箱的西方經濟學著作。更重要的是,1994年,他還打破禁忌,第一次將西方經濟學在中國大陸的課堂上推廣開來。當時中國大陸的大學課堂上,只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一部《資本論》和一些蘇聯經濟學教材,幾乎就是全部。

那一年,他還與易綱、張維迎、張帆等6人創辦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他為主任。該研究中心是中國經濟學研究的最前沿,也一直是中國決策部門重要的智囊之一。比如後來著名的“用市場換技術”、國企改制等等經濟國策,都有着林毅夫的建議。

林毅夫的聲望也因此“水漲船高”。2008年出任被稱為“世界上經濟學家的最高職位”,歷來只有西方著名經濟學家才有資格擔任的,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主管發展政策的首席經濟學家。

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時候,他以“改革理論的探索者”的身份,成為獲得國務院頒授改革先鋒稱號和獎章的百人之一。

林毅夫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又是另一大幸運。

在他的70歲感言里,他追溯歷史,慨嘆古今,列舉了從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他說:

“中國知識分子歷來以國家興亡為己任,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在我之前已經有5代為復興民族而努力的知識分子。包括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推動洋務運動的第一代;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推動戊戌變法;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推動民主革命的第二代,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推動新文化和五四運動的第三代,五四運動以後,進入大學畢業後參加北伐、抗戰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第四代,以及1949年以後,進入大學畢業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五代……

相比於鴉片戰爭以來的前面5代知識分子而言我是幸運的,1978年的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迎來了連續四十多年的快速增長,現在我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的偉大復興,我1979年回歸祖國恰逢其時,目睹也參與了這場人類歷史上的經濟增長奇蹟。”

對於國民黨來說,林毅夫是背叛者。但林毅夫所忠於的,並不是某一個政黨,而是整個中國;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感,鼓舞着他,在1979年的夜晚,投奔大海,游向彼岸。


林毅夫70歲感言揭秘:當年的國民黨明星軍官,為何要投奔大陸?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